林珩 第43节(2 / 2)

林珩 来自远方 1691 字 1个月前

“公子,临桓城内有千名国人,消息一旦传开,势必会引发混乱。”马塘捧起玉冠,指出事成后的隐患。

“乱才好。”林珩微微一笑,转身绕过屏风。

紫苏展开新的外袍,茯苓膝行为他解开腰带。

林珩转身展开双臂,悬于腰间的玉饰轻撞摇曳,刺绣的玄鸟覆在袖摆,隐隐浮动金光。

“高祖立法,临桓城轻赋。一旦封给氏族,法将不存。”

临桓城是历代世子封地,也是安置有功国人之地。他们随国君征战,是守护晋室的坚实力量,最为忠心耿耿。

晋侯拿出临桓城未必昏聩透顶,而是料定费氏不敢接。目的既是为求药试探逼迫,也为在林珩和勋旧之间埋下一根刺。

所谓猜忌之心。

晋侯深谙此道,运用起来驾轻就熟。

“此事注定不成,但不该匿于宫中,总该让天下人知晓。”

猜出晋侯的目的,林珩决意顺势而为,打乱对方的步骤,让其自食苦果。

“我在上京时,曾见过国人围攻贵族。”

林珩走出屏风,行至殿门前,沐浴在斜阳之下,发上玉簪浮起微光。

“其势淘淘,堪比洪流。”

林珩袖起双臂,眸光流转,眼波含笑。

父君,您将如何应对?

氏族又会如何选择?

汹涌浪潮将起,上京会作何反应?

笑意映入眼底,黑瞳恍似琉璃。

黑衣公子面带浅笑,踏着光影穿过廊下,几步迈下台阶,施施然向南殿行去。

第三十五章

殿内烛光摇曳。

铜炉中升起袅袅轻烟,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浸染漆金屏风。烟气萦绕,繁花似锦,大朵的牡丹栩栩如生。

国太夫人坐在榻前,面前设一铜镜。镜面光滑,清晰映出她的面容。

两名婢女手捧妆盒,一左一右立在她身侧。

另有一人跪在她身后,轻巧抽出发间的长簪,熟练解散高髻。

秀发如云,瀑布般流淌。

婢女拿起发梳,单手捧起一缕发。梳齿刚刚顺过发根,动作忽地一顿。

“怎么了?”

国太夫人察觉到婢女的异样,单手挽过长发,看到发间掺杂的银丝,神情微怔。良久才叹息一声:“果真是老了。”

脚步声在殿外响起,缪良从正殿归来,中途遇到奉召前来的公子珩,两人结伴同行。

侍人入内禀报,国太夫人扣下铜镜,起身走出屏风,任由长发披在身后。

“见过大母。”

林珩入殿叠手行礼,被叫起后登上台阶,在国太夫人下首落座。

“近一些。”

国太夫人向他招手,示意他坐到身旁。其后看向缪良,询问道:“事情办好了?”

“回国太夫人,旨意宣于城内,九卿皆领命。”缪良半垂目光,毕恭毕敬答道。

“好,你先下去吧。”

“诺。”

缪良应声后退出殿外,视线不离地面,始终未向屏风前看一眼。

婢女送上汤羹,小心移近宫灯,其后退出殿门,和侍人分左右守在廊下。

室内仅剩国太夫人同林珩两人,突然间变得安静。唯有焰火摇曳,时而发出爆裂声,打破一室寂静。

“阿珩,今日之事是你所为?”国太夫人执起汤匙,舀动碗内汤羹。

“大母,珩为自保,不得不为。”

林珩端正姿态,挺直脊背。

面对国太夫人的询问,他选择实言相告,没有故意隐瞒。

“祭祀献牺牲,牵羊的奴隶突然松手。公羊健硕,羊角锋利如刀。若非上天眷顾,珩必然重伤。”

事情做过就会存在痕迹,想瞒是瞒不住的。区别仅在于是否追查,以及查出的时机。

一声轻响,汤匙落入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