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珩 第136节(2 / 2)

林珩 来自远方 2265 字 1个月前

“都言晋人蛮横霸道,吾观其知礼,甚是周到。”

“确是如此。”

众人妥善安置,马也被牵入马厩。草料豆饼填满马槽,多到溢出来,让跟随而来的车奴十分满意。

看守马槽的奴隶个头不高,肤色黝黑,一双大手长满茧子,模样憨厚老实,极容易让人放下戒心。

“这一路上,事情着实不少。”车奴靠在马槽边,看着奴隶添加草料,嘴里不停抱怨,“刁使君还好,单使君一日比一日暴躁,动辄发脾气,像是……”

说到这里,车奴突然噤声。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他用力拍了一下嘴。见奴隶貌似毫无觉察,继续转身搬运草料,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他暗暗抹去冷汗,暗悔多嘴多舌。

“下次留意。”

殊不知,他所说的每句话都被奴隶牢记于心,转头就禀报馆舍主事,一字不漏。

相同的情形发生在馆舍不同角落。

从使者队伍进入驿坊的一刻起,队伍上下就被盯牢,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被详实记录,连夜送入宫,呈送至林珩案头。

彼时,南殿宴会已经散去,国太夫人终究上了年纪,心情舒畅,多饮下几盏酒,不觉有了困意。

林珩和楚煜起身离开,同行还有受邀赴宴的令尹子非。

这场宫宴名为家宴,令尹身着越国绯袍,头上的长冠镶嵌珍珠,象征越国宗室身份,官职爵位退居其次。

三人行出南殿,在宫道上分别。

今日无大事商讨,兼之令尹在侧,楚煜不便宿于宫内。

“时辰不早,宫门已闭,我让马桂引路。”林珩原本有些醉意,经夜风拂面,酒意很快消散。目光恢复清明,唯有眼角的晕红迟迟不散。

“君侯费心。”楚煜浅笑颔首,单袖拢在身前,另一只手探入袖中,取出一只巴掌大的小盒,色泽莹白,入手温润,竟是以整块玉石雕琢。

盒盖同盒身严丝合缝,其上雕刻一头於菟,昂首咆哮,威风凛凛。

“些许心意,望君侯不弃。”楚煜递出玉盒,笑得眉眼弯弯。

“此乃越地风俗?”林珩猜不透楚煜用意,回溯翻阅的史书典籍,未曾有相关记载,只能这般推断。

楚煜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自行牵起林珩的一只手,将玉盒放在他的掌心,轻声道:“君侯收下,煜定不胜喜悦。”

“公子盛意拳拳,寡人自不会推却。”林珩扣住楚煜的手腕,手指略微施力。

楚煜看向他,不意外撞入黝黑的眸子。

乍见如星辰璀璨,实质如暗夜一般。黑渊无尽,波澜不惊,窥不出半分情绪。

“时辰不早,公子早些离宫。”略显苍白的手指扣在绯红的衣袖上,强势且不容置疑。

楚煜垂眸浅笑,顺势松开手后退半步,姿态洒落,别有一股风流韵致。

“煜告辞。”

看到楚煜主动退让,令尹略有些意外。对照两国目前的局势,又认为是在情理之中。

礼物顺利送出,楚煜不再盘桓,和令尹一同告辞离宫。

林珩同两人背向而行,踏着月光返回正殿,推开殿门,一室冷香迎面扑来。

听到声响,紫苏和茯苓迎上前,为林珩摘下玉冠,解开玉带衮服,换上一身轻薄的长袍。

“越绢?”林珩提起袖摆,入手凉滑,玄色浓重,工艺精妙绝伦。除了越国的织工,没有哪国匠人有这般手艺。

“回君上,确为越绢。”紫苏矮身为林珩整理腰带,同时不忘说明绢的来历,“公子煜带来,共有二十匹墨色。国太夫人留下两匹,余者皆为君上裁衣。”

茯苓抱起换下的衮服,正要转向屏风后,闻声接言道:“越绢轻透,正适裁制夏衣。当初在上京城,一绢值百金。两位王女为争一匹越绢闹到王后面前,真是一场笑话。”

“茯苓,慎言。”紫苏站起身,对茯苓皱眉。

茯苓也意识到言语不当,立即向林珩领罪:“仆失言,请君上责罚。”

“无妨,既然做了,就应不惧人言。”林珩敛起衣袖,不介意婢女偶尔放肆。上京奢靡成风,王室贵族一掷千金,闹出的笑话本就不少。

“君上英明。”茯苓抬起头,笑成一朵花。

看着娇俏的少女,林珩也不由得心情舒畅。想起上京来使,笑意缓慢隐去,短暂的暖意消散,眸底重又凝结冰霜。

紫苏留意到他的变化,却未开口多言,而是捧起玉冠和玉带,转身绕过屏风。

茯苓看到放在一旁的玉盒,认出盒身上的图腾,不敢擅做主张,请示道:“君上,此物可要收起来?”

“险些忘了。”林珩拿起玉盒晃了晃,原本紧扣的盒盖意外错开,从中透出一缕金光。

“金印?”

林珩略感惊讶,正要掀起盒盖,茯苓连忙出声:“君上小心,仆来。”

“不必。”林珩摆摆手。不是他对楚煜深信不疑,而是以对方的才智和性情,不至于做出刺杀他这样的蠢事。

微凉的手指触碰盒盖,肤色比玉色更显苍白。

伴随着一声轻响,玉盒开启,盒中物现出原貌,金质不假,却非林珩猜测的印章,而是一株金色的禾草。

“禾草?”茯苓诧异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