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2 / 2)

“与你大学时代的经历有关,对吗?其实即使你不说,我们也可以想办法去查,只不过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骆滕风终于慢慢地开口了:“这只是一场误会……”

“误会?”路天峰的眉头拧成一团。

骆滕风说出了他大学时代的故事,至少是故事的其中一个版本。

当年的骆滕风虽然学习成绩并不抢眼,但能说会道,擅长交际,先后参加过好几个社团,而且在每个社团里面都能做出耀眼的成绩来,久而久之,他就成了大家眼中的校园风云人物。

当骆滕风进入大四,面临毕业论文、就业前景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时,他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他毅然选择了在生物系诸多老师之中,以极度严苛著称,连续好几年都没有指导过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生物医学界泰斗周焕盛作为自己的导师。

周焕盛对骆滕风的选择表示难以理解,于是私下约见骆滕风,告诉他自己是个标准非常高的人,如果不是学校强制要求每位老师必须面向学生开放挑选导师的权利,他根本不想掺和到本科生毕业论文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事情里头。

周焕盛甚至直接劝说骆滕风更换导师,没想到骆滕风也是倔强,坚决不肯换导师,说自己觉得跟着周焕盛才是最有前途的。

无奈之下,周焕盛只能带着这位资历不足的“小本”参与自己的项目,并决定找一些不太重要的内容让骆滕风尝试跟进,想办法替他弄一篇质量过关的毕业论文,就万事大吉了。

然而骆滕风的表现却超乎周焕盛的预期,虽然在最初阶段骆滕风跟不上周焕盛实验室里那几个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节奏,但没过半个月,聪明伶俐的骆滕风就渐渐成为一位得力干将,一个月之后,他已经熟练得不像一名本科生了。

周焕盛对骆滕风刮目相看,开始劝说骆滕风报考自己的研究生,并表示只要骆滕风考试过线,保证会将他招入门下。骆滕风并没有立马就答应,因为他自己也在工作就业和继续攻读更高学位之间摇摆不定,但能够成为周焕盛的弟子,对有志投身生物医学领域的年轻人而言,肯定是个极大的诱惑。

骆滕风犹豫了一个多星期,正当他准备答应周焕盛时,事态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当时周焕盛已经投入了多年的时间和经历研究基因疗法,但总是卡在几个技术瓶颈上,迟迟无法突破。骆滕风加入团队后,曾经提出了很多异想天开的观点,可周焕盛对这些想法总是一笑置之,劝说骆滕风潜心钻研技术,不要老是想着走捷径。

而随着骆滕风在团队内慢慢确立地位,他提出的一些“怪方法”也终于获得了初步实践的机会。当然,骆滕风的大部分“创新思路”最终都被证实无效,但他提出的某个看似“绝对行不通”的想法,却阴差阳错地解决了一直困扰着周焕盛的难题。

停滞多时的研究进度终于有了重大突破,骆滕风听到消息后也是满心欢喜,想借此机会答应成为周焕盛的弟子,大展拳脚。

没料到周焕盛与骆滕风再次见面后,竟然收回了之前招收他为研究生的承诺,并劝说骆滕风别再走科研这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