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主动战打成惨烈的被动战(2 / 2)

在此坚守的公安队员,终于血溅阵地,全部阵亡。

中流砥柱是什么?是黄河三门峡水道突出的一座小山,在激流中不倒,在冲刷中更硬,以顽强的意志,昭示不屈的精神,昭示面对强敌越战越强的精神!

张泰来殊死阻抗的两个时辰,挫杀了敌人的疯狂,赢得了反击的时间,鼓舞了民警的斗志,俯身堤下的战士见敌人攻势渐软,飞跃而起,呐喊着,冲进敌阵,与鬼子、汉奸展开了白刃格斗。

在日本陆军里,白刃刺杀战一直是他们的骄傲,也是日军最引为自豪的。

对日本军人来说,白刃刺杀战,一向是他们最后的杀手锏,在他们的记忆里,只要大日本皇军一开始拚刺刀,就百战百胜。

《桃花源记》里的山里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人家往来种作,鸡犬相闻,阡陌交通,怡然自乐。

命悬孤岛的日本,小国寡民的,因了大海与外人间隔,当大国不把他当回事的时候却张扬嚣张,凡事都冠以“道”,茶道、棋道、剑道、柔道、武士道,说白了就是穷装,文化底蕴不够,竟连“刻舟求剑”也不明白,等美国人两颗原子弹下去,才知道自己真的蠢。

“不许慌,退弹,拚刺刀!”

见公安队员挺起枪杆冲杀而来,日军军官下达命令。

日本士兵,马上拉动明治38年式步枪的枪栓,一颗颗黄橙橙的子弹,掉在地上,发着叮咚的脆响。

同时,鬼子兵自动的两三人一组,结成一个个小组队形,混冲入公安战士的战阵,死命刺杀起来。

浪窝里长大的赵竹合,打小就勇猛斗狠,没少打了群架,但,这样腥血的场面,哪里经过?

迎面的阳光下,一串串金黄色的子弹落地,接着一把把闪着寒光的刀锋,一个个黑面獠牙的脸孔,恶狼般扑向眼前,禁不住胆寒,“娘呀”一声,转头就跑。

彭琦辉左手将他拉住,右手挺枪,原地不动,面冷成严冬的冰凌,“啪啪啪”左右点射,近处的鬼子,额头下巴脸颊,连着爆炸,没了头颅的尸体,“噗噗噗”,轮番着摔在地上。

“好枪法!”赵竹合高喊一声,心里的胆怯顿时一扫而光。

“开枪呀,开枪打他狗日的!”彭琦辉大声高喊,松开拉赵竹合的手,迎着敌人向前奔跑,平端起自己胸前挂着的轻机枪,就是一个扇面接连扫射。

他对日本人恨到骨髓里,在他的理解里,打鬼子是天理,怎么打无所谓,可不顾日本人对自己丝毫没有公平战斗思想的不满,连连射击,眼前的鬼子,带着对这些不讲武士道的人的愤怒,接连着灵魂升天,争抢到靖国神社占位去了。

彭琦辉早在平型关伏击战中就领略过,当然知道,小日本的刺杀本领是相当有名的,而且那刀法也的确很有实效,用自己低劣的武器和鬼子被动地拚刺刀,只能吃大亏。

中国人较比日本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接受新事物快,自己的优势一旦落了伍,马上会想出更新的办法来,即所谓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想当年倭寇犯我海疆,在器械上说,是以长击短,那时候倭寇的倭刀虽然短但却锋利无比,明军的长枪木杆往往被一削即断成了木棒,开始吃了大亏。后来,戚继光等名将,改用竹子做长枪杆,被削断后就成了锋利的“竹管叉”,倭寇死抱着自己的利器不放,每每开战竟然不配甲胄,叫士兵赤臂上场,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被一戳一个血窟窿。

赵竹合为自己的胆怯正窘得脸通红,一弯腰捡起那鬼子的长枪,带手,把子弹夹装满在枪膛,紧跟在彭琦辉的身后,找目标射击。

一个满脸毛的鬼子迎上来,摇着脑袋,“呀呀”叫着,挺枪冲过来。

正顶在赵竹合的枪口上,“砰”,一声,紧接着“啪”一声,黑熊一样的身子,干脆利索的摔在地上。

赵竹合找回了面子,才敢抬头看彭琦辉。

彭琦辉正好打完子弹,手换着弹夹,对赵竹合哈哈一笑,冲着那些死鬼子揶揄,“有枪不开,想拚刺刀,还退子弹,知道猪八戒的娘咋死的吗?笨死的。”

接着,抬脚向前冲。

赵竹合会心地一笑,心里顿时轻松下来,开着枪,冲向鬼子窝。

新战士变老战士,就这样瞬间变成的。

三中队副队长李明德,同一个矮胖的鬼子拼刺了三圈,未分胜负,正僵持着,赵老大赶上,狠狠一棍,正砸在鬼子腿上,鬼子一个趔趄,枪刺错位,给李明德一个机会,李明德顺势跨前,抢上一步,两手持枪,向前一捅,长长的刺刀,顺着对方的肋骨,进入体腔,跟着从后腰出来,随着枪刺的被拔出,鲜血顿成漏桶,两条血道前后喷涌,“啊”的一声惨叫,厚墩墩的身子,重重地倒在地上。

这厚墩墩的身子,在那遥远的岛国,原本可鼓帆,在海洋里捕捞,原本可弓腰,在稻田里耕作,但是,却裹着笨重的黄帆布衣,来到完全陌生的这里,被同样陌生的男人,刺入黄泉,就连魂魄,再也难以回归故土。

这仅仅是他的愚昧?!

实实在在地说:这些倒下的日本兵,大都是勤劳本份的青壮年。在国内,同样受着贫穷,挨着劳累、饥饿,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人人**欺负,根本不知道大海的外面,还有一个中国。但是,他们,在蔑视他们、欺压他们的上层管理者的愚弄、驱赶下,来到中国,看到与他们长相相同,习俗相似,但比他们更软弱,更善良的穷人家时,人性的恶劣迸发出来,烧杀掠夺、强奸妇女,干尽了在国内连想也想不出的罪恶,成了一群连野兽都不如的兽兵。

李明德拔出刺刀,用感谢的眼光寻找赵老大。

赵老大早已转身敌人窝里,用那根粗木棍横砸直捣,他从小练就的一身少林拳、武当拳,现在正好大显身手,派作用场。

那棍子,那身上,全然成了血红,那是鬼子的血。

现时现地,恐怕,只有这根木棍是最好的武器了,因为他又帮了九班长杨小泉的大忙。

杨小泉同一个满脸串腮胡子的鬼子格斗,两人一样的身段,一样的三八大盖长枪,棋逢了对手,刺刀相碰,“砰砰”作响,星火乱迸。这鬼子是老兵,显然狡猾,刺刀朝下一晃,杨小泉随着下滑,正好上当。鬼子顺劲儿翻上刺刀,大喝一声,乘虚向前猛捅,就在刺刀捅入杨小泉小腹的瞬时关口,赵老大的棍到了,正砸在枪刺的左侧,枪刺顺着改变的方向,划烂杨小泉的上衣,刺进身旁的小树干,待要拔出的功夫,李明德的枪刺到了,从后腰直捅进腹腔,络腮鬼子“哇”的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只剩下那支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仍扎在树身上摇晃不停。

赵老大、杨小泉连个眼神都没对,转身寻找下一个目标。

干涸的河底,啥时候见过这样的场面?

一大群黄的、灰的、黑的、完全陌生的汉子,发疯似的对博。

这对搏,终是意志的较量,不一会儿分出了优劣,黄色的鬼子步步退缩,黑色的伪军早跑出河沟,只有那群手持长枪的灰色八路斗志正旺,持刀挺枪,满河沟里追击,忘情地刺杀。

这样的局面,最能激发男人的血性,尤其对于军人,早撩起了野田的心火,他将望远镜朝地上一扔,拔出长长的指挥刀,一面“杀亟亟”地大叫着,一面冲进混乱的战场,左砍又劈,就像疯子一样。

但,目标就有一个,即是赵老大。

野田转到赵老大的身后,对着赵老大血红的身子斜劈下去。

赵老大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还机警,忘情的搏杀间,猛听得脑后一声凉风,急转身子,野田的长刀,顺着他的后脊梁,滑了下去,没等野田直起腰来,侧转身的赵老大横舞的棍子扫了过来,正砸在他的后腰。

这一棍,威力了得,野田一声惨叫,向前踉跄了几步,才算稳住。

野田也还厉害,拄刀转身,血红的眼珠瞪住赵老大。

赵老大已经放弃他这个目标,正向另一个鬼子的后腰下棍。

厮杀中,再没有比被鄙视,更逗人疯狂了,野田一声狂叫,身子没有转回,刀却舞到赵老大的左耳,算是好功夫。

赵老大急忙收身、低头,举棍阻挡,“啪啦”声响,碗口粗的木棍断成两截。

赵老大毫不含糊,后退两步稳住神儿,因着砍来的刀锋,再上前冲,一棍变成两棍,打起了双鞭拳,胯一扭,俯下身子,两棍分别砸在野田的两腿之上。

那野田,光顾了刀劈,不想砍了一个空,再要回刀的当口,猛觉出两腿的巨疼,跟着一软,匍在地上。赵老大腾身下扑,想骑在他的身上,不想野田原地打滚,滚出了圈外。

这时的野田,气势上认孬,瘪了大和民族的种,翻滚的同时,右手拔出了手枪,手一伸,枪口抵到赵老大的肋骨,手指一扣枪机,六发子弹,全打进赵老大翻滚的腰身,赵老大一阵痉挛,再不动弹,当场牺牲了。

野田被赵老大一连串的动作吓破了胆,再不敢寻下家拼搏了,弓着身子没命地往前面的石桥里钻。

两个鬼子见小队长钻进石桥,慌忙跟进,挡在外面,射击抵抗。

李明德见了,疾步跃上桥面,至上而下,朝两个鬼子射击,“砰砰”两声,两个鬼子的脑袋全都开了花,放了彩。

李明德在桥上射击,桥下的野田得了机会,他顺着石条子缝,看见正在射击的李明德,枪口朝上,“当当”几枪,放了暗枪。李明德身子一歪,一头栽在桥下。

这一幕叫杨小泉看见。

杨小泉见李明德中弹,顿时红了眼,嚎叫一声,一个箭步冲进桥下,刺刀捅进了野田的身子,斜地里狠劲一带,将他整个腹部划开,野田的心脏、肠肺,全都涌了出来,跟着一声惨叫,死了。

周围的敌人见了,“哗啦”,扔枪弃械,抱头鼠窜。

杨小泉退出桥洞的时候,赶来的彭琦辉,已经抱起李明德。

李明德的头和胳膊软软地耷拉下来,他已经牺牲了。

这是个红军老战士,翻过雪山,走过草地,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九死一生,却牺牲在这荒野之地。

杨小泉上去,接过李明德的遗体,哽咽着,说:“彭队长,你的胳膊也受伤了,把李队长交给我吧。”

彭琦辉没说什么,把李明德的尸体移给杨小泉,伸出手来把李明德睁着的眼睛合上,放眼前望,远方,鬼子伪军,抱头逃窜,战士们象沃野里的虎狼,撕咬追杀。

战斗并没有结束,一望无际的大洼,硝烟已将她金黄的壮丽的外表,染成黑褐色,平展展的麦田,已被子弹撕扯得七零八落,脚步踩踏得凌乱不堪,只有疏稀的麦杆,孤零零地站立着,战栗栗地承受炮火的震颤。

彭琦辉狠狠地咬牙,“鬼子、汉奸,我操你祖宗!”猛转身,向秦晓明命令,“吹号,停止追击,打扫战场,向张集村撤退。”

“嗒嗒嘀……嗒嗒嘀……”军号骤然响起。

忘情追击的战士停下脚步,恨恨地回过头来,背起伤亡的战友,捡拾满地的枪弹辎重……

写到此处,我突然明白,我军从八一、井冈山、长征到抗日、灭蒋直至抗美援朝援越,一路走来几十年,在装备唯一没变的,是传令的铜号和激昂的号谱,即使在今天听来,仍令人激情奋扬,热血沸腾。几声尖利的号角,能让杀红眼的战士止步,该有多大威力?!

北撤的路上,这些骁勇的战士,没有恶战后的轻松和愉悦,本来一场痛快淋漓的伏击战,却咬了死牛筋,造成了不该有的大丧亡,他们心情悲伤,在为死伤去的战友痛心。

但是,他们不知道,往下发生的事情,又为着莲蕊,又是连着两场恶战,失去了另一批战友,损失进一步加大。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