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累惨了的鲁班、戴宗没讨到赏(2 / 2)

蔡九县长令戴宗前去捉拿宋江,戴宗心好,徇私枉法,给宋江出主意,逃避打击,让宋江披头散发,把屎尿泼在身上,装疯,以逃过捉拿,应该是恩人,即使不是恩人,也欠人家一个大人情。

还有,在梁山,戴宗和吴用商议,用计,让人模仿蔡京笔迹,写成假书,来救宋江,又是一个大人情,至于事儿办的露腚,在图章上出了纰漏,那完全是军师的错儿,细节决定成败,是吴用无用,戴宗也还受了连累,也被陷在狱中,后被梁山好汉从法场上救出,上了梁山泊,宋江从那时候就拿戴宗当贴心小棉袄,做了总司令后,提拔他当了总探声息头领,排梁山好汉的第二十位,算戴宗当年有眼光,无意识间,买了潜力股票。

但是,为皇上干了这私活后,可是寒了宋江的心,认为戴宗有不臣之心,就打心眼里算计戴宗,从那以后,无论在梁山,还是受招安后,有要命的活儿,全派给他,还安排浪子燕青等等暗害他,一来两去,即使戴宗再缺心眼儿,也看得出来宋江要致他死地的心,处处提防,征完方腊后,所有上前线的都得了官儿坐,戴宗也当上了兖州府都的统制,戴宗明白走狗死狡兔烹的道理,往后,没仗打了,自己再也没用处了,宋江还不是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他?为了活命计,坚决不再混官场,辞掉官儿后,还是觉得有危险,就到了泰安岳庙里当陪堂,那时候,都知道,当了和尚,有戒律,就要脱离红尘,算死人了,不再是了世上的人了。而不像现在的和尚,吃肉喝酒包女人,实在不按眼,让徒弟,儿媳妇的给举报。

就是这样,宋江还是咽不下这口气,实在找不上戴宗了,就把恶气撒在戴宗的好伙家、同样也是自己小棉袄的李逵身上,直直地给毒死了。

再说,鲁班。

鲁班给皇上干活,同样也没有好果子吃。

他直接惹翻的是,自己的儿媳妇。

那时候,孔子还在四处里赶着马车的教学生,他那时候正受瘪,“三从四德”的儒教思想还没教化到那些妇人们。

虽然,两个人都是鲁国人,孔老先生还时时地去鲁班家,让鲁班给他修马车。他是书生,不是官儿,没权,没人巴结,送礼,所以,打马车的木料孬,马车,尤其是两个车轮子,经常的坏,鲁班心眼好,也想让孔子教化教化彪悍的儿媳妇,就给他修,修马车的工钱,要是实在没有,可以赊账,或者不要了。

但是,鲁班的儿媳妇,见他又穷又抠还赖账,根本不用正眼瞧,你想,他孔子,能教化得了这个恶婆子吗?

所以,孔子痛定思痛,在自己身上找为什么四处里被人家撵、被人家蔑视、不待见的原因,最后,还真找到了,那就是穷。

为什么穷?

不当官,没送礼的,指望着学生送的那点“干束”,根本当不上大款。

再说了,就颜回那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学生,不光收不上来学费,还得倒贴,管他饭呗。

所以,孔子拼命地游走四方,四下里毛遂自荐,还向各国的国王说,对部下们就要“管理”,管理管理,你不管他们,他们自然就不会理你。他的话,果然说到了国王的心坎上,问他,怎么管理,他出的主意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五常”,这一下,国王大悦,给了他一个“中都宰”的官儿,才使自己终于咸鱼翻了身,在鲁国的市中心,繁华地带,盖上了房子,就是现在的“阙里”,不信?你可以到曲阜看看,好大的院落,孔庙里还有一棵他当年栽的树,现在用铁丝网围着呢,叫“手植桧”。不过,去看,你得买门票,一二百块钱呢。

——看人家孔子?那时候当官置下的家业,现在子孙们还享用着呢。

看见不?还是当官好。

鲁班就不这样,想走工程师的路,除了修建好多的桥以外,还发明了木匠使用的曲尺,还有墨斗、锯子、刨子、钻子,等等,听说,雨伞也是他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