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周洪露等的就是这一请(2 / 2)

大丈夫,能伸能屈,真金不怕火来炼。想那王朗被诸葛亮骂死,是那王朗王司徒的道行不深,能被人骂死,跟能被大风刮跑,有什么两样?都不能成大器。

想到这里,国辛,只得将两拳重新拱起,故意制造轻松的气氛,“周先生的嘴,就像大日本国的军舰,犁‘海’(厉害)了。在下,是大日本皇军金乡宪兵高桥司令的特派员,奉邓总司令之命,特来请周先生出山的。”

国辛到底的有几分道行,见自己嘴巴上交往,不是周洪露的对手,就干脆的单刀直入,来个变被动为主动。

周洪露果然中招,“请出山”显然的意外,神色,明显的失措,话音儿,明显的没有了章法,“国先生,国先生,言重了,言重了,您是国亲,贵族,哪能让您来请?”

周洪露故意把国辛,念成“国亲”,他的这一念错,让国辛猜到了歪道上了。

国辛嘿嘿一笑,也拱手,“周先生,我的这个‘国’字,是咱湖西长治久安的‘国’,是咱湖西王者风范的‘国’,和周先生是一个的道理,就是为咱湖西,多出力,做贡献。”

周洪露把手一摆,显然的对他的咬文嚼字不耐烦,“俺老周是个粗人,就知道好狗护三村,谁欺负咱,咱就叫他俩眼皮子肿!不过,邓司令请我出山,不怕我……”

周洪露说完“不怕我……”故意的停下,让国辛猜。

国辛却错怪了周洪露的本意,见周洪露话说到半截,停下来,就认为,在自己的突然打击下,没了定力,就赶紧地乘胜直扑,一下子把说话的主动权抢过去,“周先生,你说的你是护三村的好狗,是说您的本事强吧?你是说,您,想当年,当**营长,在武汉城下,跟皇军的那一战?嘿,我还战过皇军呢,邓司令说啦,那都是过去的事,各为其主,那事儿,早叫大风刮跑啦。”

国辛故意的显示自己说话的本事,故意的把说话的逻辑给弄乱,想让周洪露晕了头脑,跟着他的主意走。

丘八,打架行,别的,哼哼,能有啥本事?

国辛提的周洪露的武汉城下,确实出乎了周洪露的意外,这在鬼子的地盘上,应该是忌讳的事情。国辛这样猛地一提,就是要给周洪露一个冷不防、措手不及。

周洪露的武汉城下,是指,1938年的武汉保卫战。

那一战,国民党集重兵,依大别山、幕府山等连环山脉河川,与鬼子决一死战,是中**队“战于武汉而不战与武汉”的辉煌战例,一下子扭转了中日战争的大格局,从此,中国的抗战,从战略防御转向了战略相持阶段,为最终打败日军,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四十多天交战的时间里,宰了日军,30多万人,使日军快速灭亡中国的计划,吹了肥皂泡,也从此,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一下子激发出来,带动了全中国的万众一心的全面大抗战。

当年,周洪露,作为**的一部分,带着自己的一个营,参加了那场保卫战。

周洪露的历史是这样的:出身湖西的望族,小学和中学都是在济宁城里上的。

中学毕业,报考上济南陆军学校,参军后参加了济南保卫战、莱西阻击战、台儿庄大战和武汉保卫战。

武汉保卫战失败后,他带着自己的一营残军,突破了日军的层层包围,辗转半个中国,最后落脚到了家乡,在这四不管的湖西大平原边区,他和他的部下,脱掉军衣,给四乡五街的杆子会、红枪会当军事教练,现在,成了能影响湖西局势的人物。

山口从国民党的情报资料里找到他,应该是正常的,四老虎利用杆子会、红枪会,把他们训练成能打仗的兵,首先不能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