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逆行者(1 / 2)

牧尘的一席话成功收获了这群异星人的好感和友谊,并把地球人视为最可靠的友邦。

对于这些失去家园的异星人来说,地球联邦就像是悬崖边上最后的一把救命稻草,也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母星在平时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只有在真正失去以后,才能明白她的重要性。

这群失去母星的异星人就像是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到哪里都不受欢迎,因为谁都嫌他们麻烦,愿意帮助他们的更是少之又少,往往还提出很多难以接受的要求。

这一点月灵族的希尔公主体会得更加深刻,失去母星后,这些幸存的月灵族人就来到了天龙座星系,寻求天使族人的庇护,并希望他们能有帮助自己收复母星。

为此月灵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但全体女性族人成为了天使族的玩物,就连相貌俊秀的男性族人也逃不过天使族的魔爪,而最后的下场却无比凄惨。

天使族在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后,毫不犹豫地撕毁了当初的承诺,并拒绝帮助月灵族人,还将他们从天龙座星系赶了出去。

月灵族人敢怒却不敢言,只能把这个苦果独自咽下,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和饱受折磨的灵魂继续上路,来到宇宙联盟的总部寻求其他文明的帮助。

但结果却让他们感到绝望,没有一个文明种族愿意伸出援手,甚至得知月灵族被天使族戏弄后还毫不犹豫地露出一副厌恶的神情,仿佛多看他们一眼都是在侮辱自己的眼睛。

希尔公主永远都忘不了一个长相丑陋的象鼻族人说得一句话:“月灵族连做奴隶的资格都没有,凭什么指望我们去帮助你们?就凭这幅被人玩弄过的肮脏的身体?”

这句话让希尔公主最后的坚持都破灭了,她看不到任何收复家园的希望,或许月灵族的文明就只能走向灭亡了吧。

但地球人却想宇宙中的恒星一样重新照亮了她的心,这个文明种族非常强大,是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打败过虫族大军的种族,虽然对地球人的了解不多,但希尔公主任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之前的会议。

会议的全程,希尔公主的眼睛就没有从牧尘的身上移开过,这个年轻帅气却异常强势的地球总长先生让她很有好感,尤其是看到他毫不犹豫地抽出战刀冲向天使族人的时候,希尔公主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在颤抖。

月灵族最缺的就是这种“敌人再强,我仍一往无前”的精神,面对困难他们总是想着逃避或寻求他人的帮助,以至于无路可退的时候,再想奋起反抗已经来不及了。

宇宙联盟的会议上,地球人的表现几乎完美,面对五大巨头时的不卑不亢,对于责任的勇于担当,以及从不歧视异星人的细节都让希尔公主心旷神怡,这就是她一直在寻找的依靠,也是月灵族人唯一的出路。

希尔公主不是没有想过去求助其他四个高等文明种族,但她也清楚,这只是徒劳而已。

五大巨头中,只有天使族的人数比较多,战斗力也相对较强,其他的四个巨头都存在繁衍能力上的天然缺陷,强大的远古巨人虽然几乎寰宇无敌,但他们的族群只有可怜兮兮的200人,说句心里话,想要打败数以亿万计的虫族大军,至少也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而月灵族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去等待啊。

除天使族之外的几大巨头虽然很有诚意,但他们

的力量面对虫族大军也只是杯水车薪,也就是虫族还没有入侵他们的星域,否则希尔公主怀疑五大巨头同样也会落得月灵族这样的下场。

地球联邦却不同,他们利用现有的技术就打败过一次虫族入侵,现在得到了杜马特人的技术支持,连强大的荒蛮人和天使族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从各方面来看,这都是最佳的选择。

希尔公主已经豁出去了,只要地球联邦愿意伸出援手,她甚至愿意用月灵族的一切去交换,所以一见面她就提出了几乎不可能被拒绝的代价,“全体月灵族人给地球人为奴一万年”这相当于断送了月灵族的未来。

可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位牧尘先生居然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而原因更是让她无比动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地球人没有接受奴隶的习惯。”

希尔公主听惯了各种各样的借口,可唯独这个理由让她无话可说。

“牧尘先生,只要您能够提出来,我们月灵族人一定拼尽全力满足您,只求能够夺回我们的母星就好。”希尔公主放下了所有的矜持,苦苦哀求道。

牧尘挠挠头,有些搞不懂这个漂亮的月灵族人到底什么意思,都说了解决虫族入侵问题后就开始帮助比邻星人收复家园,之后自然会继续进攻虫族占领的星系,你们急不可耐地给地球人送好处,这不是诱惑老子犯错误么?再这样下去我可要忍不住占你便宜了啊。

“月灵族女士不必客气,地球人一诺千金,自然不会食言而肥的,我们不需要月灵族付出任何代价,帮助你们也同样是在帮助自己……”牧尘认真地说道。

“牧尘先生,不瞒您说,我们的族人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月灵族甚至连一个安身之所都没有,所有星系都拒绝我们的战舰进入,如果可以的话,希望您能够开恩收留我们……”希尔公主小心翼翼地请求着,而其他无家可归的异星人也纷纷投来乞求的目光,他们的情况同样也不好过。

牧尘皱起了眉头,一时半会也拿不定主意:“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太阳系是地球联邦的领地,我们虽然收留了比邻星人,但不代表他们就可以无条件的居住,地球人也担心异星人会带来麻烦,毕竟我们对异星人的了解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