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2 / 2)

云雁回扛着旗子穿过来,“新鲜的鱼?不,它离了这个环境会死得很快,而这种鱼一旦死了,味道会差很多。你可以买制作好的干鱼,也另有风味,只是会稍微贵一些。”

看,他又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云雁回领着他们进了一家开封府合作的店铺,卖灯的,这里有各种尺寸的开封灯,而几十号辽人进来,一下子就把店铺填满了。

云雁回靠在门口,叫掌柜给他们介绍,掌柜果然一顿神侃,形容起夜晚时满城悬明月的盛景。

云雁回则默默点数,数人头,不能少一个啊……

辽人们毫不犹豫地买买买,然后催促云雁回去下一个购物点。

云雁回都要哭了,这购物团也太好带了,大家都赶时间,也都很有钱呢。

确实,这年头很多使团里面都塞了皇亲国戚,也就是说,现在这些使团里的辽人,很多其实是要给辽国的什么王公贵族皇子公主代购的……

不差钱啊不差钱!

在云雁回地强力推销下,在各个掌柜的竭力配合之下,这些辽(gou)使(wu)团成员鸡血上头地买了大量物品,这种气氛实在太打动人了,周围同伴还多,尤其是云雁回老在旁边念叨一些什么“现在购物就只要998,买到就是赚到,晚一天都是吃亏……”“这基本是跳楼价了!”的话,更是让他们不知不觉就出手了。

就这样,还特别开心呢,第一次来的很开心,来过多次的觉得这一次最贴心消费得最爽。

当然,云雁回也很谨慎地没有带他们去买书,虽说这年头一些重要资料是不允许印刷出版的,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就这么疯狂购物到了晚上,很多店铺都关门了,才意犹未尽地回去。

让云雁回惊讶的是,其他驿馆的别国使节有的发现了这个场景,也纷纷要求馆伴使提供这样的服务。这些人哪有这种意识啊,又不可能给你个地图让你自己找,还是云雁回出马,给他们写了购物路线,不会忽悠没关系,别废话,带着人就照着这一个点一个点买下去!

无论是枢密院还是鸿胪寺,最后都觉得特别开心,不止是因为促进经济。这些使节啊,每次来了不止是做点私下的贸易,他们还喜欢交流文化。

平时不管他们来还是宋人出使辽国,没事拉着宋朝的官员就比诗词歌赋文章,搞得他们每次选伴馆使和各种使臣都紧着有文化的选,自然没往玩乐那方面挑,不就是为了不阴沟里翻船么,论文化人儿,必须是咱大宋第一啊!

所以,这一次大家的视线都被鸡血购物转移了,让接待人员们松了口气,太好了,不用随时准备联诗对对子背书了……

而进一步的发展,便是云雁回自己也没有想到,这购物路线图竟是流传了出去,还被一些印刷坊盗印出来,因其来源是外国使团,所以特别具有含金量,都认准了这个版本。

这地图被专门卖给那些外地甚至外国的游客,还特别火爆,后来几乎每个来汴京的都人手一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翻新,成了入京必备物。

第83章西瓜的踪影

云雁回一场导游做下来,和辽国使团的成员们也都混熟了,他觉得这些人的态度和自己之前想象的有点不一样。

由于现代的各种文艺作品与历史记载,云雁回一直觉得宋辽关系紧张,使臣过来就是不断挑衅然后被打脸之类的……

比如苏轼苏大大就曾经啪啪啪打过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