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0(2 / 2)

石高璧:“……”

云雁回恼道:“你胡说八道什么?谁慈母了?”他这个技能一直不为外人道,就是怕受到类似调侃。

赵允初满脸写着不开心,说道:“你也知道你不是慈母啊?那你给他缝个什么劲儿,衣裳烂了就烂了,叫他娘自己补啊!”

赵允初末句话仿佛在骂街一般,云雁回听了大汗,“你在这儿等着呢。”

石高璧得意地道:“雁哥乐意,你羡慕也没有用。”

“我羡慕?”赵允初只觉他荒唐可笑幼稚,将自己衣裳一撩,骄傲地道,“看到没有!缂丝腰带,裤子,披风,里面、里面不说……全是我们雁哥儿给做的!”

云雁回:“……”

是,死缠着给做的……

看到石高璧诧异的眼神,云雁回耳朵都要红了。他想斥责赵允初,分明警告过不要给外人说。但是小老虎也不是外人啊,于是低头扶额,太羞耻了……

第286章故地重游(下)

云雁回按着胡言乱语的赵允初,捶了他好几下。

赵允初并不吃痛,然而脸上还是露出了委屈的神色。凭什么要让着石高璧?他以前还小也就罢了,现在好不容易长大了,还不让人教育一下了吗?

云雁回尴尬地当做什么事也没发生,邀请石高璧晚上到府衙吃东西,饭后再到夜市去耍耍。

白岐一听要去府衙吃东西,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虽说包拯身为首相,如今已不作为开封知府,但是,他当初在任时的种种改革并未被抛弃,后来的继任者们,也都将优良传统延续了下来,尤其是开封府的伙食。

开封府衙食堂已然驰名天下,以其目前的知名度来看,名流千古也不是问题。

当年开封府食堂成名之后,食堂里的厨子们莫不被挖角,但是,当时的厨子们一则为了深造厨艺,二则不舍得开封府的待遇、氛围,并未应承。

十年过去,人事则难免变动,但是这些厨子并未到民间,而是流到了其他京中官司衙门的食堂,仍然是给官老爷做饭。

所以,渐渐的,汴京的官衙食堂伙食整体有了一个提高,只是仍然以开封府最为舍得用料、钻研,声明最显。只是因为同出一脉,发展到后来,逐渐成为一个小流派,就像寺院菜、书寓菜一样,被称为食堂菜……

有去有来,有人离开,就有人进来。就是这么一来,想进开封府食堂可不容易,云雁回也挡不住这时候的人对手艺看重,他们就怕收了进来偷艺的。

所以,食堂的人后来一琢磨,干脆在慈幼局收学徒,也算一拍即合,双方都满意。

——说到慈幼局呢,近年汴京的慈幼养老工作都有很大的提高。通过长期的公益宣传,将概念灌输给民众,加上法令改革,使得弃子的行为大大减少。而一些富裕的人家,也会将淘汰下来的生活用品捐去做慈善。

慈幼局的孩子,没有领养家庭要,便在此长大,能读书能学艺,倒也不成,成年后就业率逐年提高,现在大多都能有固定工作了,虽然起点不高,可是当中也出了一些人才。

有的经商,有的出仕,或是做手艺人,尽皆有之。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感激慈幼局给了他们新生的机会,于是有条件都会反哺,再不济也回去做做义工。

……

石高璧主仆和云雁回、赵允初一样去开封府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