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1 / 2)

赵佶早就慌了神了,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是好。

他望着殿中群臣那一张张熟悉或者陌生的面孔,叹息道:“贼人与辽兵逼近东京,竟有二十万兵马之众,东京只有三万禁军,还十余年不曾打仗,如何能抵得过如狼似虎的契丹狼骑?”

一个四旬清瘦男子出班奏道:“官家,臣中书侍郎张邦昌,臣以为,贼兵与辽人来势汹汹,难以力敌,而东京孤城又很难抵御大军进攻,不如请官家和朝廷速速移驾南京,以防万一……”

此人便是张邦昌?!

王霖深望张邦昌一眼,心里冷笑,果然是著名的投降派,大汉奸。

这还没怎么地了,他就想跑了。

张邦昌此言一出,赵佶明显有点动心。

此时又有两人站了出来。

将作监汪伯彦。

户部侍郎黄潜善。

两人接连附和张邦昌的意思,口口声声为官家赵佶的安危考虑,反正就是一个字,逃!

两人喋喋不休劝皇帝抓紧逃,逃往南京应天府。

这两大奸臣,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以后都当了宰相。汪伯彦还是秦桧的老师,主和派(投降派)的重要人物。

至于这黄潜善,更是奸佞中的奸佞。

靖康初年,康王赵构开大元帅府,黄潜善任副元帅,南宋建立之后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在相位时杀太学生陈东、欧阳澈,贬逐与己政见不同的张所、李纲等人,与汪伯彦狼狈为奸,把持朝政,一味屈膝投降,为军民所痛恨。

金军南下时,唆使宋高宗南逃扬州。

关键这黄潜善还是一个超级大贪官,祸国殃民,比蔡京也不逊色多少。

当然,此时两人还没占据高位,没有操纵朝政的能量。

王霖都没想到这两人会在此时跳出来,若非如此,他还真没意识到,朝中还藏着三员大奸。

王霖沉默不语,他知道自有李纲和吕颐浩出来痛斥。

果然,李纲怒不可遏扬手指着张邦昌、汪伯彦和黄潜善三人怒道:“尔等奸贼,竟敢撺掇官家南迁!东京乃我大宋帝都,国运根基之所在,岂能弃之不顾!况且东京百万百姓,若让贼兵辽人夺了城去,百姓性命必将不保!”

吕颐浩也怒形于色道:“东京距南京应天府也不过数百里之遥,东京若失,南京又岂能保住!官家,张邦昌三人居心叵测,试图毁我大宋根基,应即刻推出去斩之!”

张邦昌三人诚惶诚恐拜下:“官家,臣不过是一片为朝廷和官家考虑的拳拳之心,绝无投降卖国之意,请官家恕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