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1 / 2)

所以很多文士没有坐席,只好在宴会外围草地上席地而坐,但还是兴高采烈以参与为荣。

自苏大学士以后,在这大宋文坛上,论起诗词造诣,暂无人可超越李清照。

对于这些文士而言,能得李清照点评一二,那便是成名的捷径,或者说是出仕为官的登天梯。

今年之所以人多,主要还是很多人猜测或者期望王霖会出席,试图借诗才引起王霖的青睐。

李清照见时辰差不多了,正要宣布开宴,却见外围人群骚动起来,旋即传来一声清朗有力的通报:“使君到!”

一干文士即刻兴奋起来,王霖身穿他素来喜欢穿的蓝色儒衫,头戴逍遥巾,面如冠玉,面带笑容,缓步而来。

燕青紧随其后。

众文士让开路径,于两侧拜倒高呼:“拜见使君!”

李清照和巩固,还有本地最大的商贾孟庭等士绅名流,也纷纷起身拜见。

王霖环视众人,手虚虚一伏朗声道:“诸位请起,今日文宴,本官以私人身份出席,且不必拘礼!”

……

“今日宴会,还请诸位以雁南归为题,或诗或词或赋,均可。”

李清照笑吟吟挥了挥手:“为给诸位助兴,京师慕容氏捐献彩头,昆仑紫玉佩一枚,夺魁者得。”

李清照的使女端着托盘转了一圈,上面一枚紫色玉佩精巧别致,显然是价值连城之物。

一干文士啧啧称奇。

此时却听孟庭起身高声道:“青州文宴,我青州孟氏岂能落于人后,如此也捐东海珊瑚一座,添为彩头。”

孟家的人也端了一盘雪白剔透的珊瑚出来。

虽然这个年月的读书人向来号称不喜铜臭味,但实际上无一人不爱财。

慕容家的昆仑紫玉和孟家的东海珊瑚树,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若得魁首,既扬了名又发了财,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参与比试诗词的士子一时间情绪高涨。

但一连出了十七八首诗词,李清照都不甚满意。

直到孟庭的长子孟训站出来团团作揖,提交了他的一首词,这才引起了李清照的关注。

“念甚千娇百媚,西风过处,叶落花飞。海远滩平,时有渡鸟啼悲。望天边、山山布阵;看脚下、步步惊灰。雁南归,一秋迟暮,村野烟吹。难回。

千山万水,带宽头雪,物是人非。困在天涯,恨无生处酒无杯。夜深了、栏干咏月;酒醒时、宣纸洇梅。问鸿雁,几时能寄,又寄谁谁。”

很明显,这是孟训模仿李清照的风格写的一首词。

而也很显然,李清照就喜欢这种哀哀婉婉的调调。

所以李清照细加品味,便拍案而起道:“好词!意境、格调悠远,令人品之回味无穷,堪称佳作!”

众人默然,面面相觑,李清照又道:“可还有人诗词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