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1 / 2)

王霖再次力挽狂澜,先后斩金兵四万余众!!!

李纲声音振奋高亢,音绕在大殿之上,众臣大为震撼,唐恪、耿南仲等人像是被塞了一口狗屎般憋闷,面色极其复杂。

直至赵佶突兀的狂笑声骤然在殿中响起:“好!!甚好!果然还是我大宋驾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朕之门生!”

第359章 黄河!!黄河!!

龙德殿上一片沸腾。

除了皇帝狂喜的情绪感染之外,主要是绝大多数的朝臣都如释重负——

既然王霖率大军勤王而至,且已经两战大捷,将金人驱逐到了黄河以北,那么,这至少意味着朝廷暂时不用跑了。

赵佶终于不用当可耻的赵跑跑了。

但王霖此番不光有捷报,还有奏表和要求。

其一,为张叔夜和麾下战死诸将军卒请封、请功,要求朝廷厚恤阵亡者家属。

包括伏虎军阵亡之军卒。

请朝廷出钱不低于五十万贯用于死难者抚恤。

朝廷要尽快派出抚军使,前往滑州。

其二,从快从足保证滑州一线伏虎军的粮草辎重供应。

其三,朝廷即刻昭告天下各藩镇勤王。

其四,抽调徐宁率神武军一万,西进剿灭数千逃窜的契丹常胜军,郭药师部。

其实王霖的四个要求非常合情合理。

但赵佶却大觉为难。

国库空虚。

没有钱,拿什么犒赏大军和抚恤家属。

还有,调离京营禁军一万,给赵佶极大的不安全感。

他觉得京城守军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他还想调王霖的伏虎军回撤京师呢,怎能同意将原有的京师守军外调?

因此,龙德殿上又起了争执。

且说王霖在黎阳、滑州大败金兵,且斩首三万余众的捷报渐渐扩散至整个大宋,各地官军精神为之一振。

尤其是河北,各州府的残兵、民间义军闻此消息纷纷过河向滑州而来,一连数日,来滑州投军者不计其数。

岳飞由此不但将伏虎军折损阵亡的部分补齐,还又将河北残军一万多人,另编为一支新军,暂时名号为“龙骧”。

新编龙骧军由汤怀、王贵等人统率,接受岳飞的统一调度指挥。

而时间渐渐进入大宋宣和二年的八月,河南气温更加炎热,连下暴雨,王霖在滑州,越觉心神凝重。

滑州城上,天色雾蒙蒙地,依旧下着稀稀拉拉的毛毛细雨。

王霖披着蓑衣,在岳飞等诸将的陪伴下眺望着远端的黄河干道。

王霖其实并不太担心金兵的再次过河,毕竟迟早还要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