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1 / 2)

孔瑞更光棍,言之凿凿:我们孔家和别人不一样,没啥不可以的。

耿南仲一时血气冲顶,险些晕厥在龙德殿上。

李纲和吴敏宗泽交换了一个眼神,深望着孔氏兄弟,暗暗摇头。

他们错看了孔家,看来也并不了解孔家。

但既然孔家想要这么做,他们也懒得去挡。反正,挡估计也是挡不住的。

孔家这回找了一个土豆作为名义,若不成,肯定还有后招,说不定就直接卖身投靠了。

赵佶叹息一声:“罢了,孔圣苗裔以为可行,朕并无不可。孔卿,朕准了,来人拟诏,经阁署明发中外——”

“燕王累立功勋于社稷,经衍圣公倡议,代国酬功,为燕王上儒教大宗师尊号,天下遵从。另,册封孔家嫡女孔琳为阜国夫人,赐婚燕王为平妃。”

赵佶是无所谓了,反正他没付出什么。

孔家愿意捧哏,那就捧去。

一干文臣叹息声一片,经此以来,得到了衍圣公上尊号的王霖,已经为天下文人之领袖。

他与孔家捆绑在一起,日后称帝篡位怕只是一念之间了。

……

消息传出,东京再次为之震动。

首先是土豆能化解天下粮荒之事。东京囤积居奇之粮商,不得不降价售粮,一夜之间,东京粮价大降。

而圣人门第孔家,因此感燕王拯救天下黎庶之德,愿意主动上尊号。

在京士子闻之多数情怀激荡,赶来朝拜儒教大宗师的人越来越多,聚集在燕王府外,久久不散。

而也有读书人拍案而起,怒骂孔家无耻,玷污圣人名号云云。

王霖听赵构宣完圣旨,面色有些愕然。

孔家……他眸光深沉,一言不发。

赵构面色复杂,老老实实站在一旁,心中百感交集。

在皇族眼里,孔家其实不算什么,但在天下读书人心里,圣人门第那可是无可撼动的名位。

从今往后,燕王作为圣人门第的女婿,又秉持儒教大宗师的名号,今后哪还会有文臣对他进行任何弹劾攻击。

王霖静静盘算着此事对自己的利弊与影响。

什么圣人门第,在王霖眼里不过是个大地主家族。

孔家如此做,百分百是看中他日后会改朝换代,为孔家找“接盘侠”靠山,维持孔家的声威富贵不堕。

事实上,所谓铁打的孔家流水的皇帝,孔家能在两千年中维持荣耀,“选择”和站队是很关键的因素。

作为穿越者,王霖很了解孔家的作风。

南宋淳祐十二年,也就是蒙古宪宗二年,此时蒙古已灭金朝,占据中原长江以北,曲阜孔家派当世大儒张德辉与元好问等面觐忽必烈,跪请他为“儒教大宗师”。

回报便是:忽必烈大喜,悦而纳之,并还之以礼:蠲免了孔府和儒户的兵赋,一众儒士弹冠相庆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