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1 / 2)

黑压压的人群一眼望不到边,铺天盖地的欢呼声呐喊声声震云霄。

有士子在台下高呼道:“闻听燕王殿下诗才绝世,今日殿下既上儒教大宗师尊号,又至此为我辈读书人讲解圣人之道,穷究经义至理,何不临场赋诗一首以纪盛事?”

周遭士子闻声而起,渐渐就引得现场上万读书人一起高呼狂热大喊。

赵构有些艳羡地望向王霖。

如此声望,纵是皇帝也不能及。

台下的孔琳美眸闪烁,她悄然离去,明日她将嫁进燕王府,她得回去备嫁了。

王霖深吸了一口气。

他在心中默念一声“对不住朱子你老人家了”,顿了顿,这才挥了挥手,朗声高呼道:“诸位,孤前日读书,略有所感,得诗一首,与诸公共勉。”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此观书有感绝句的文学性自不必说。

这是朱熹最出名的诗作。

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既清新自然,又略带禅机。

王霖在此刻吟出,无疑对他前面提出的读书法进行了最佳的反证和映衬。

读书法的逻辑,与这首绝句的内涵,相得益彰,熠熠生辉。

台下先是一片无言的缄默,旋即爆发起雷鸣般的欢呼声和喝彩声,掌声雷动,如山呼海啸。

张魁三人对视一眼,心中感慨交集。

燕王其人,绝对是在儒教衣冠危难之时天降大才,匡扶江山,教化万民,有圣人之相。

张魁瞬时打定了主意。

他头一个躬身跪拜在地:“老朽空活六十载,今日才知圣人真谛。燕王殿下天命奇才,堪为儒师。老朽不才,愿斗胆拜于殿下门下,还请殿下收纳!”

一日师,终生师。

倒不是张魁见异思迁,只是择贤再师。

也不代表他抛弃过去师,而改换门庭,而是继续从师而治学的意思。

程远景和周子宴也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同时跪拜在地,高呼不止。

周遭士子呆了呆,也旋即有不少人跟随而拜。

王霖嘴角浮起一抹苦笑来。

望着三个苍首老翁跪拜在地,他不敢怠慢,匆匆下了高台,逐一将张魁三人扶起,连称不敢。

……

在东京文庙的大成殿,在圣象前,王霖收张魁、程远景和周子宴为弟子。

随后,王霖率张魁三人及部分各地儒生代表数十人,去了燕王府,在燕王府前厅处设露天经堂,公开与诸人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