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1 / 2)

以孔圣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之大,效仿佛教道教收些香火费用,在他看来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甚至可以开发出一整条完整的产业链来。

不过,那就要看孔家人的脑子够不够使了。

……

孔琳要在娘家住一个晚上,可王霖军务繁忙,不可能同住,就在当日午后时分,与孔家人吃了一顿饭后,就匆匆返回王府。

而在这个时候,李纲、吴敏、宗泽、郭志舜四人已经等候他多时了。

李纲四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为啥?

自然是因为皇帝赵佶的南巡之事。

太子监国倒也没有大碍,因为现在的朝廷已经在四人的掌控下按照既定的轨迹正常运行,不会因为赵佶离去而乱套。

但他们有着更深层次和更焦虑的担忧。

王霖缓缓走进正厅,四人起身见礼毕,却是都端坐在此,各自一言不发,厅中气氛沉闷。

王霖笑笑:“诸位相公,你我之间,可开诚布公,直言不讳。本王想,至少在家国大业上,孤与诸位国相都是目标一致的。”

确保大宋经济文化和社会稳定,举全国之力抗金。

保家卫国。

捍卫华夏衣冠。

这是王霖与李纲四人共同的目标。

这也是朝中四位相公能坚定不移站在王霖身后的关键因素。

当然,四人中郭志舜已经将郭家的利益和前途牢牢捆绑在了王霖身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李纲沉默片刻,突然叹息道:“燕王,你有没有想过,若是让官家带一部分朝臣南巡东南,日后朝廷就有分裂之忧?若是官家在江南另立朝廷,挟持东南半壁财赋,我辈如何再去火中取栗?”

郭志舜也插话道:“是啊,王爷,断不可让官家南巡,由此定导致大宋分裂,后果不堪设想。”

宗泽目光炯炯:“燕王,以老夫对官家的判断,他八成会在东南另立朝廷,裹夹东南财赋,另成一国。”

“至于我等,不过是官家弃子,留在北方,给官家当抗金的马前卒而已!”

王霖沉默不语。

他既然没有公开反对赵佶南巡,怎么可能想不到这般隐患。

隐患还是摆在桌面上的。虽然赵佶没有另立朝廷的魄力,但架不住有人在背后撺掇,而赵佶素来又是个没有主见的主儿。

既然已经捅开了这层窗户纸,李纲四人就热议纷纭。他们就差明说要将官家赵佶软禁在东京,当不问世事的太上皇了。

见王霖一直保持沉默,宗泽忍不住皱眉道:“王爷何以不发一言?”

王霖深吸了一口气,苦笑道:“诸位所想,孤并非不知。只是毕竟官家执意要下江南,孤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