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1 / 2)

汉道天下 庄不周 1712 字 1个月前

“同文馆还译经?”

“有一点,但不多,现在人手不足,主要译的还是希腊、罗马的典籍,最受欢迎的是天文、算学和经学。”

“希腊?”

“听说是罗马之前的一个王朝,大概和我们春秋差不多时候。出了几个圣人,学说颇有可采之处。太学几位大儒看了译文之后,都说有点意思。”

郎官说得眉飞色舞,一脸羡慕。

祢衡看得真切,也不禁心生好奇。

他在汉阳的时候,遇到不少胡商,听说过大秦、罗马之名,也听说过希腊,只不过关于希腊的消息不多,而且大多和西域的贵霜有关。

他还是第一次知道希腊与大秦在一起。

再往前走,景色就变得熟悉起来,还是半旧的宫墙,斑驳的颜色,只是规模更小了一些。

“怎么只有椒房殿有人?”祢衡看着远处的宫殿说道。

“宫里的贵人们都住在椒房殿,其他几个宫要撤了,改建成书局,以后这里还要建一座藏书阁,收藏天下典籍,供天子御览。哦,对了,最近有人上书,建议修一部大汉春秋……”

“大汉春秋?”

“就是像春秋一样的汉史,从高皇帝起兵,直到孝灵皇帝驾崩,何董乱政。”

祢衡恍然,随即又意识到这个建议背后可能蕴藏的深意。

将何进与董卓并列,不可避免地要提到袁绍。作为何进背后的世家代表,袁绍一旦落到和李傕、郭汜、张济等人一样的地位,他的名声就算彻底毁了,再也别指望入朝主政。

就像如今的张济等人,小心谨慎或许可以保住性命,敢乱来,等待他们的只有身败名裂,甚至是株连三族。

除了袁绍本人之外,追随他的人同样难逃惩罚,留下千古骂名。

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提出如此险恶的建议。

祢衡一边与郎官聊着,一边向前走,来到清凉殿。

上了殿,祢衡便看到天子在殿上坐着,正翻看着一份公文。

祢衡脱了鞋,将腰间的剑挂在一旁的兰锜上,举步进殿,来到天子面前,拜伏在地。

“臣,青州祢衡,拜见陛下。”

刘协抬起头,打量了祢衡一眼,嘴角轻挑,提起案上的茶壶。“朕给你倒满水之前,你要说清这几个月的领悟。如果不能让朕满意,喝了这杯茶,你就出宫去。”

说着,手腕微斜,茶水流出,注入案上的青姿瓷杯中。

“唯。”祢衡再拜。“三代以世卿为本,战国以士为本,汉以四民为本,本愈广厚,而国愈强。”

祢衡说完,刘协也倒满了一杯水。

他放下茶壶,看着杯中荡漾的茶液,伸手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