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1 / 2)

汉道天下 庄不周 1630 字 1个月前

荀彧、荀谌转头一看,不禁面面相觑。

杨彪与沮授并肩而行,刚刚说话的正是杨彪。

片刻迟疑后,荀彧兄弟上前行礼,又与沮授见礼。

荀彧很从容,荀谌却有些尴尬。他与沮授的关系比较复杂,既有过合作,也有过激烈的冲突。如今沮授成了侍中,他却还是白身。

“天时、地利、人和都有用,只是效用时间不一。”杨彪双手叉腰,喘了一会儿气,大手一挥,朗声说道:“你们想一想,如果这里和漠北一样,长年寒冷,一年倒有半年下雪,纵有地利又有何用?”

“哪有这种事?”荀谌脱口而出。

“那是你没见过。”杨彪反唇相讥。“豫州曾经像交州一样温暖潮湿,有大象遍野,大河曾经清流见底,两岸丛林密布,你见过吗?”

荀谌倒吸一口气,翻了翻眼睛,却没敢反驳。

一是不敢在杨彪面前放肆,二是的确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杨彪说的这些,都是诗书有载的事。

既然豫州曾经有象,如今无象,焉知将来会不会更冷,像漠北一样一年倒有半年被冰雪覆盖?

他听荀攸讲过漠北的地理,当时只觉得新奇,完全没想过豫州会有这一天。

荀彧打了个岔,为荀谌解围。“杨公,你的意思是说,天时跨度更长,动辄千年万年?”

杨彪点点头。“那当然也可能是几百年。”他叹了一口气。“人生天地之间,其实很脆弱。天气暖和一点,寒冷一点,对天地来说都是小事,对人来说,却是大事,一个处理不好,就是王朝兴衰。”

他转头看着荀彧。“你知道如今美稷已无竹马了么?纵使郭伋再生,也不会有儿童骑竹马相迎了。”

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谋而合

荀彧眉头紧皱。

荀谌见状,悄声问道:“文若,杨公这是何意?为何突然有竹马之叹?”

荀彧低声说道:“美稷无竹,是天气转寒之兆。天气转寒,不仅雪灾、大寒会频繁出现,影响收成,北疆也会有更大的压力。幽燕、燕然二都护府需要更多的钱粮、兵力,才能阻止南下的蛮族,确保中原太平,免遭屠戮。”

荀谌吃了一惊。“这可是内忧外患啊。”

“的确如此。”杨彪深深地看了荀谌一眼。“当此内忧外患之际,我大汉唯有君臣一心,方能内抚百姓,外拒强敌。如果只顾着一己之利,内耗不休,只能为外敌所趁,玉石俱焚。”

他又转头看了一眼沮授。“冀州人虽为审配、田丰所误,流放海外,但天子依然网开一面,使其随幽燕都护征伐,效力北疆,正是用其长处,将功赎罪。否则以其叛逆之罪,又岂是流放可免?”

荀谌心里咯噔一下。

他听出了杨彪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