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6章(1 / 2)

汉道天下 庄不周 1681 字 1个月前

“德祖,路上很赶吧?”

“还好,西凉马快,日行千里。”杨修笑着,和袁夫人寒暄了几句,又问了妻儿的情况,这才送袁夫人回后院。

杨彪在一旁看着,虽然没说话,眼中的满意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杨修从汉阳一路赶来,精神还这么好,可见体力甚强,将来必是长寿之相,多子多福,结束单传的家风。

“阿翁,子初兄。”杨修躬身问好,随即切入了正题。“我听说子美所著《牵星定位术》被列为建安八年所出新出的冠军,可是属实?”

“这还能有假?”杨彪抚着胡须,淡淡的说道:“你关心的不仅仅是这个吧?”

“是的,我听说,原本应该是《五经章句后定》最有希望,是荀文若力排众议,一言定音?”

杨彪点了点头,却没说话。

他听说了此事,但他没有亲至现场,并不清楚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这与他印象中的荀彧不符。

刘巴却很坦然。“他早该如此了。现在才反应过来,真是迂缓。”

“荐书会之后,你们没见过面?”

“他天天在兰台读书,没到司徒府来。”杨彪解释道:“这也是我的意思,想等你们几个都到了,一起商议,免得耽误大家的时间。”

杨彪随即将荀彧来宛城后与他第一次见面的情况说了一下。

这也正是他不能理解的地方。荀彧当时的态度,不像是能坚定支持实学的人,他也许是受到了什么压力,不得不改变了态度,并以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决绝。

什么人能给他这样的压力?不言而喻。

除了天子,不可能有第二个人。

荐书会那天,天子一直没有露面,没人知道他在哪儿。杨彪怀疑,天子很可能和荀彧一起,在南阳印坊的二楼,并和荀彧说了什么话。

荀彧不来司徒府,可能是不愿意面对他,面对他必然的询问。

杨修想了想。“我去兰台找他。”

“现在?”杨彪、刘巴都有些意外。杨彪说道:“你不先去见驾?”

“现在,我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然后才能决定怎么做,见驾之后又该说些什么。”

杨修说完,拱拱手,转身走了。

杨彪、刘巴面面相觑。

过了半晌,刘巴笑道:“德祖还真是沾染了不少西凉人的习气,果断干练,毫不迟疑。”

杨彪叹了一口气。“就怕过犹不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