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2)

哪里有被这般重视过!

主将亲自为战死者整理遗容,全军上下一起为战死的袍泽送行!

谁不想在自己死后,也能得到这样的待遇呢!

第五十章扫盲

仪式感这种东西虽然听起来挺虚的,但却能为人注入一股精神力量!

对人类来说,仪式感,不可或缺!

尤其是对军队这样一个集体来说,仪式感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第二日,光复军修整完毕,携带着大量缴获和战俘,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另一边,朱宏煜还派出人手,往马尼拉而去。

准备找马尼拉当局和斯科奇家商讨赎回战俘的事情。

随着家卷的抵达,朱宏煜治下的人口已经有三千多了。

这三千多人,每日里消耗的粮食都是一个天数字。

而光复军现在还处于一种坐吃山空的状态中,各种物资都没有一个稳定的来源。

为了解决目前物资贵乏的问题,用战俘交换物资,便是目前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实现的手段。

四日之后,光复军回到了河谷。

这次的血战,光复军上下伤亡不少,河谷中不少得知噩耗的光复军家卷,哭声震天。

这段时间以来,河谷的防御体系修建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

河谷两侧的入口处,分别用水泥和石块,修建出了一个简单的堡垒。

堡垒墙高丈余,前面挖有壕沟,陷阱,墙壁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射击孔。

除此之外,还搭配有简易的炮台,角楼,之类的建筑。

远远看去,堡垒青灰色的水泥墙壁,看起来十分的坚固。

朱宏煜将自己缴获的五门轻炮中的四门,分别部署到了河谷两侧的两座堡垒上。

河谷的出入口极其狭窄,只要将两门火炮分别部署在堡垒的两侧炮台上,就能形成交叉火力,封锁河谷的入口。

剩下的一门轻炮,被朱宏煜送入兵器工坊,让工坊方面研究一下怎么制炮。

河谷中,光复军上下连带士兵和家卷,人人各有所事。

朱宏煜也没闲着,刚回到河谷,他便忙活起了给光复军上下扫盲,办夜校的事情。

光复军从马尼拉接回来的家卷中,有好些个是能读会写的。

这些人之前在马尼拉,有的是做账房的,有的是开私塾的,开书店的,甚至还有一个曾经是崇祯年的老举人。

他叫陈滨,广东潮州人,浓眉黄须,脸型方正,已经是耳顺的年纪了,但看起来依旧很精神。

清军入关后,陈滨不愿剃发易服,死后无颜面见祖宗,便和家人一起下了南洋!目前来看,这个崇祯年的老举人,大概就是光复军里的学历天花板了!

朱宏煜前世高中毕业后,就去当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