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1 / 2)

无法辩驳的事实!

张煌言恍忽间觉得,理学,或许真的该改了!

由于东西方化的交流,以及宽松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明末的社会风气其实是较为开放的。

不像是满清!

由于字狱,以及修四库全书对天下读书人的迫害。

使得理学思想彻底腐朽,读书人被彻底洗脑成了清廷的奴才,思想僵化,没有一星半点的创新思维。

使得中国彻底落后于西方!

但在明末,理学虽然占据着学术正统的地位,但也不是没有离经叛道的敢于向理学开炮!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贽这个家伙!

极度的离经叛道,好多次都是在公开场合,向理学开炮。

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虽然最后这家伙挺惨的,被诬下狱,自刎而死。

但在其最辉煌光彩的几年,却是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在麻城讲学时,狂热而从者数千人,中间甚至不乏妇女。

不管怎么说,大明朝廷也从来没有在学术上针对过他,要治他的罪。

他被诬陷下狱,也是因为别的事情!

要是在满清,就凭李贽干出来的那些离经叛道的事情,怕是九族都要到法场上去走一遭!

明末宽松的学术氛围,还涌现出了顾炎武,黄宗羲,朱舜水等一大票的儒学大家。

他们对理学可都并不感冒!

所以,朱宏煜现在想要改革理学,创造新儒学,阻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张煌言在明末这样宽松的学术氛围中长大,对顽固守旧的理学,肯定也是有自己的思考的。

现在听闻朱宏煜要改理学,第一反应是大逆不道,等他回过神来,就觉得确实是应该改一改了!

就在张煌言坐在原位上发愣之际,那两个士子身边,已经聚集了好些个身穿儒衫的读书人。

热火朝天的讨论着朝廷要改理学,创造新儒学的事情!

对此事,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看着那边一群年轻人热火朝天的讨论,张煌言竟然久违的感受到了活力。

正是这些思想进步的年轻人,才能带动国家发展啊,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啊!

整个吕宋,他所见所闻的一切,到处都充满了希望,以及一个新生政权该有的活力。

更重要的,便是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张煌言面露微笑的看着那群年轻人讨论,心中充满了热切。“或许,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模样!”

喝掉杯中的浊酒,张煌言从座位上起身,带着自己的护卫,大步走出了酒楼。

护卫开口询问道。

“部堂,我们接下来去什么地方?”

四周没人了,护卫队他的称呼,自然也是部堂了。

张煌言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

“去监国府,递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