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1 / 2)

更不用担心朕会卸磨杀驴,学着老祖宗朱元章屠杀功臣!

朕的野心很大,大明的敌人也很多,你们这些军将,还有的是用武之地!

朱宏煜话音落下,殿内诸将齐齐下拜道。

“陛下圣明!”

在听闻朱宏煜此言之后,这些明军将领在京城光复之后,内心中隐隐存在的失落感,全部都消失不见了。

只能说,朱宏的这一颗定心丸,来的实在是太及时了!

原本所有人都在担心,等大明光复天下,以后没仗打了,他们这些将领们没了用武之地。

他们倒是不担心朱宏煜会杀功臣!

不是因为别的,就因为朱宏煜实在是太年轻了,比他们大多数人都年轻。

他们大概率是活不过皇帝的,而只要朱宏煜这位身上有着神话色彩的皇帝还活着,满朝文武有几人敢反?

皇帝既然能靠岁月把他们给熬死,那就没必要动刀动枪的杀功臣。

当年朱元章大杀功臣,那也是因为他自己老了,而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章担心长孙朱允炆震慑不住底下那些骄兵悍将。

所以,才有了蓝玉案,胡惟庸案这两个大案,朱元章随便寻了个由头,把底下的骄兵悍将杀了一批。

说白了,也就是在为自己的孙子顺利登基而铺路!

而明初四大案中的其余两个,老朱并不是在胡乱杀人。

空印案那是因为有人在空白的纸上盖上朝廷大印,然后等到具体需要行事时,再往盖有大印的纸上书写内容。

这算什么?

这是把朝廷的威仪,天子的权力但成儿戏了吗?

这事情别说发生在老朱这个暴脾气脑袋上了,随便那个皇帝遇上这么件事情,都得炸!

这要是不严肃处理上一批人,朝廷的脸面往哪里搁?

而郭桓案的发生,则是因为有人在倒卖官粮。

还是在朝廷于西南有战事发生,西南土司叛乱,楚王朱桢当即亲自率领两名开国名将,信国公汤和和江夏侯周德兴出征西南。

并且,当年山东还有大旱发生,还是那种严重到朝廷减免赋税才能过得去的大旱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朝廷官粮就是前线作战所需的军粮,就是山东灾民的活命粮。

那些贪官污吏敢倒卖官粮,不杀一批能行吗?

举个例子,如果在现在这种朱宏煜正在前线率军北伐,朝廷治下的一个省份还发生大旱了,这样的情况下,南京还有贪官在倒卖官粮。

朱宏煜知道之后,怎么可能不杀人?

他怕是杀的比朱元章还多!

蓝玉案和胡惟庸案,老朱确实是在随意诛连,但是空印案和郭桓安,还真就不能怪老朱。

所以,现在明军诸将也都是不担心朱宏煜会随意杀功臣的。因为,年轻就是资本!

当年李世民不也没杀功臣吗?

现在的这位大明天子,可是比李世民登基时还要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