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1 / 2)

缅军占着本土行军的优势,率先抵达了仁安羌,并开始在仁安羌修建营盘,同仁安羌城相互呼应,互为犄角,准备同明军之间的决战。

此时的缅军之中,不光是有缅军的部队,还有莽白花了大价钱,向西方各国雇佣的雇佣兵。

西方各国非但就近抽调了一批在印度殖民地的驻军参战,还利用自己在印度的影响力,向印度土邦王公借来了一只蒙古骑兵。

莫卧儿帝国其实只是一个翻译问题,准确来说,应该是蒙古帝国才对。

莫卧儿帝国的高层以及统治阶级,基本上都是印度本土化的蒙古人。

莫卧儿帝国的骑兵,自然也就是蒙古骑兵了。

虽然这个蒙古骑兵的水分大了点,有点阿三化,但依旧是蒙古骑兵。

逻辑通顺,没有问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战局不断的演变,联军的主力也是在向着仁安羌推进。

柳山泰骑在马背上,身体随着战马的动作而上下起伏。

他忍不住伸手擦拭自己额头渗出的汗水。

缅甸的气候湿热,由于靠近热带,某种程度上来讲四季不分。

冬季的气候虽然相对而言要较为干燥,且不是那么的炎热,但依旧不好熬。

柳山泰若非是曾经在吕宋生活过,估计已经有些熬不住缅甸的湿热气候了。

这段时间,自从入缅以来,联军中有着相当数量的非战斗减员。

若非大明的后勤供应得当,为前线作战的联军转运了大量的药材,以及绿豆等解暑的食物,联军的非战斗减员情况,或许会更加严重。

“大帅,我们前锋同缅军遭遇,发生激战!”

就在这时候,远处奔来了一队哨骑,向柳山泰汇报道。

……

第八百一十七章联军的首败

广阔的战场上,马蹄声阵阵!

一队队联军哨骑正在策马狂奔,迅速遮蔽着战场。

但肉眼可见的是,联军的哨骑在全程单方面吊打缅军的哨骑。

明军的骑兵骑术确实算不上非常优秀,但那也是相对而言的。

明军的骑兵的骑术,确实是比不过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比不过数十年征战锻炼出来的关宁铁骑,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难道还能比不过一群连马都没怎么见过的缅甸人吗?

与此同时,联军的前锋,一只五百人的萨摩藩部队和三百人的琉球王国部队,正在和缅军前锋相向而行。

面对有些冒进,和己方主力脱节的联军前锋,缅军主动发起了进攻。

一队队缅军火枪手排列着整齐的阵列,扛着火枪,迈着正步向前。

而在他们的阵列前方,还有着数门向英法等国购买的野战火炮排列。准备在野战中给联军以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