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1 / 2)

大英公务员 青山铁杉 1352 字 1个月前

出师不利的艾伦威尔逊,果断就放弃了努力,和女助手谈论起来了和土邦代表的会议流程,中心思想是,引导土邦大君把财产转移到伦敦。

这倒不是什么非常高深莫测的计谋,汉朝时期就有这种政策,刘邦下令将关东六国的强宗大族和豪杰名家、名门望族共十几万人全部迁到关中。将这些强宗豪杰迁移过来不仅避免了他们的造反,也避免了他们对土地的兼并,自然也杜绝了地主豪强的坐大。

伦敦倒不是有陵寝让这些土邦的大君去守,无非就是为了钱,将近六百个土邦的君主不是各个都有钱,但是包括海得拉巴在内的前十五个大土邦,君主都是富可敌国的存在。

只是阿里汗在其中最为出名,统治海得拉巴已经数百年,一代又一代的积累,让阿里汗鹤立鸡群,不代表其他大土邦的大君就很穷。

更何况不是有他这个可以为土邦大君排忧解难的专员在么?

在来海德巴拉之前,艾伦威尔逊给伦敦发送了一份电报,里面有对付英属印度反抗的计划,可以说计划里面千头万绪很是杂乱,但几乎艾伦威尔逊能想到的对应,都写在里面了。

这就不得不提他离开新德里之前,得知尼泊尔王国的代表面见巴伦爵士的事情。尼泊尔代表的到来,给即将来到海得拉巴的他提了一个醒。

那就是英国是侵略过尼泊尔的,多新鲜,这个世界没有被英国打过的国家,根据二十一世纪的统计,两百多个国家只有二十二个国家,没有被英国远征军入侵过。

尼泊尔被入侵不是什么新鲜事,没被入侵才说明大英帝国肯定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一八一四年至一八一六年英尼战争结束之后所签的苏高利条约,领土被割让给英国东印度公司下的区域,这片领域一共有七万多平方公里,几乎是现在尼泊尔面积的一半,当时尼泊尔领土的三分之一。

如果尼赫鲁要是?在英国帝国在次大陆的最后时刻,十分的不恭敬,那艾伦威尔逊可就要表演一次帝国的主义的良心发现了。

既然英属印度是殖民者,尼泊尔这个受害者还在,那么把苏高利条约这个明显是不平等的条约废除,应该算是拨乱反正的正义之举吧。

电报当中还提及了,英属锡兰和安达曼群岛的作用,这也符合一部分议员口中的卷土重来论,既然只是暂时后退等待卷土重来,没有一个随时登陆的基地那像话嘛?

至于在英属殖民地煽动排印浪潮,放在了电报的最后,只是一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