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1 / 2)

大英公务员 青山铁杉 1353 字 1个月前

在巴伦专员和伊斯梅秘书长的建议下,蒙巴顿去了克什米尔,这样既能表示自己愿意为印度的完整出力应付尼赫鲁,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力不从心。

在土邦问题上,蒙巴顿也算是尽心尽力,将近六百个土邦的绝大部分表示不会独立。包括海得拉巴土邦在内的十几个土邦没有回复,也没有反对。

蒙巴顿觉得已经可以让尼赫鲁满意了,带着这种想法启程去了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居民又多是和平教徒,人们一般认为它可能会并入巴基斯坦。然而,在克什米尔印度教上层的眼里,并入任何一方都不好。如果一定要并入某一方,宁愿选择印度,也不愿选择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上层认为在无法选择的情况下,下决心把事情拖下去,拖得时间越长越好。也许最终能获得独立地位,因为在众多的土邦中,克什米尔是最大者之一。

最关注蒙巴顿能够达成的目的人,其实是海得拉巴大君阿里汗,艾伦威尔逊曾经几次提醒克什米尔问题无法解决,海得拉巴的一线生机就在克什米尔身上,如果克什米尔引起印度和巴基斯坦开战,就是阿里汗的机会。

在克什米尔问题没有水落石出之前,海得拉巴哪怕是表面上对尼赫鲁顺从,也要尽可能的拖到矛盾爆发。

第419章 印度独立

作为一个好女婿,艾伦威尔逊虽然隔着半个地球,也不忘记为岳父出谋划策,电报上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抱希望,不论是克什米尔还是海得拉巴,都不是威严或者协调能够解决的问题。

“不出意外的话,您将无功而返,但只要尽力了做到问心无愧就好。我相信伦敦没有任何指责您的可能,这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

不出意外,蒙巴顿的克什米尔之行没有成功,劝说大君同意并入巴基斯坦,但没有结果。为此,有些巴基斯坦人看到蒙巴顿劝说克什米尔王公并入巴基斯坦没有成功,便认为他是有意偏向印度;同样,许多印度人也埋怨蒙巴顿没有规劝好理应并入印度的海得拉巴土邦并入印度,认为他照顾了巴基斯坦。到此为止,他再也不想管下去了。

他本来就不想来英属印度,是被内阁道高一尺的手段弄过来的,现在无法协调出来结果,那就干脆不要协调了,赶紧让印巴独立比较重要。

不管还有什么遗留问题有待解决,印巴独立已经不能再延迟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日期为三月十四号和三月十五号,比历史上晚了七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