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1 / 2)

大英公务员 青山铁杉 1396 字 1个月前

土地肥沃与否无非有几个条件,冰川运动、火烧爆发和本就是广泛大陆的一部分。澳大利亚就很悲催,冰川运动根本没有,火山爆发都在附近的岛屿上,就澳大利亚本土超乎寻常的稳定,几亿年来不断经受带着盐分的海风洗礼。

不要认为海风没有这么大的作用,一个人去高原一个月,你看看你的皮肤还是去之前的状态么?

“亲爱的,难道你能看到未来么?”搂着未婚夫的脖子亲了两口,帕梅拉蒙巴顿忽然停顿下来,“你是不是借着工作的便利,顺便陪我?”

“呃,是也不是!”艾伦威尔逊歪着头道,“这取决于你看待问题的角度,从宏观上来讲,公事和私事目标一致,可以视为一件事,我们去东马去办私事,但同时你不愿意去看看你的王国么?”

“啊?”帕梅拉蒙巴顿一副我懂的表情,“所以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考察当地的电力资源,一定要是实现电气化马来亚才有发展的基础。因为地理环境的因素,马来亚的电网肯定要分成两个部分,这是谁都改变不了的。”艾伦威尔逊说到这看了帕梅拉蒙巴顿一眼,“你也不想看到你的王国处在蛮荒状态吧?”

关于英属马来亚电气化的发展时间,对外公布是十年发展计划。然而在行政公署内部会议上艾伦威尔逊只给了五年时间。

要知道苏联都用了一五二五两个五年计划,才实现了电气化。他却只给了五年时间,而且是和纺织业发展同步推行的,可以说完全不留余地。

归根究底还在人均资源上,苏联地大物博人均资源当然也非常丰厚,但是一九二零年的苏联,比一九五零年的马来亚电力基础还差。

这当然也有被英属马来亚扣押的六十万战俘功劳,至少西马有三座发电厂是这些战俘建造的,英属马来亚行政公署只需要拿出来一份计划就行了。

前任专员杰拉德·爱德华并不是什么都没干,只不过是现在大英帝国需要他背锅,而且他早已经返回欧洲不在乎了,才把华人涌入的责任推卸在他的身上。

当然现在英属马来亚的电气化只覆盖了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口,如果不是短短五年时间马来亚的人口增长了二点五倍,杰拉德·爱德华甚至可以说是完成了大半的电气化,比战后的日本一点都不弱。

但人口已经不是四百万,确实是已经变成了一千万,那么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五就要依靠艾伦威尔逊来完成,没有一个好的基础,什么产业都没法搞。

关于电网的建立,艾伦威尔逊记得其实东马的资源其实是超过西马的,加上人口比西马少,估计会比西马更早进入电气化。

只是现在财政上有问题,上交伦敦的橡胶以及锡矿收入,他不能动。所以刚开始是肯定要自己搭钱的,只不过他没准备找帕梅拉蒙巴顿要,按说挂靠在纽芬兰的金融公司,应该是帮他把在美国股市的股份出售了,除了钢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