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4章(1 / 2)

大英公务员 青山铁杉 1452 字 1个月前

而马来亚殖民地的作用,就是帮助英国本土完成这个目标。艾伦威尔逊说让马来亚殖民地代替英属印度的角色也不能说错,不但代替,而且代替的相当好。

除了没法像是英属印度碰到战争,能让英国喊着印度人的血不流干之前决不投降。其他方面都可以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殖民地只有进行必要的建设,才能起到转嫁危机的作用。

要是一点不开发的话,完全一副原始人的做派,就谈不上什么市场。

而在必要建设这个过程中,带来的需求就会让马来亚殖民地收益。

到目前为止,英属殖民地互相之间的经贸联系,其实比二战之前还要更强。殖民地减少,也迫使各地的殖民地专员,听着他们的常务副秘书长的指示,开始用心在殖民时代的余辉中努力工作。

各殖民地的专员可以说是百年来,对殖民地经营最为上心的一批人。

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需求一旦出现,发家致富的手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

一个非洲的原始人从来没吃过糖,自然就没有需求,你先让她吃一块糖。需求不就有了的么?

有市场才能挥动工农剪刀差,不然的话,哪怕艾伦威尔逊对苏联体制的国家,自我剥削的手段有所了解,他也不能对着吃饱了不饿的原始部落转嫁危机。

所以英属非洲的地产兴邦战略,启动的时间要比马来亚殖民地早。

本质上现在的英国就如同一个三级火箭,目前还保存的英属非洲殖民地开发一点,就会让马来亚殖民地提高一个台阶,最终还会助力英国本土的发展。

工农业剪刀差这种手段英国当然也会,只不过真把这种手段玩出另外一个层次的,还是在帝俄废墟上重新建立的苏联。

英国因为本土体量不大,英属印度没独立之前,要人有人要地有地,不用用力过猛就足以让本土过上很好的生活,随便使点手段刮地皮,都不用太掩饰就能财源滚滚。

而苏联没这个条件,工农业剪刀差在苏联手中,就完全是另外一个层次的了。

别看苏联创造出来工农业剪刀差的词汇,用来抨击自由世界,自己用起来比自由世界都熟练,如果说英国这种殖民国家是一个幼儿园水平,苏联完全是是教授级别,甚至还形成了理论。

农业既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又是工业发展的绝对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支撑,工业化就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