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6章(1 / 2)

大英公务员 青山铁杉 1300 字 1个月前

“总理,我不想提及国家的伤疤,但是六二年那种仓促的作战绝不能在我的任内发生。”萨姆·马内克肖面不改色的开口道,“尊敬的总理,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国防部长和财政部长想明白这个问题了没有?总理你呢,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

“当然是让巴基斯提以后不会成为印度的威胁。”英迪拉甘地面沉似水的开口,她没有因为总参谋长提及印度六二年的战败就呵斥对方,哪怕她真的很生气,“现在从中央政府到各邦,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向我建议,应该马上对巴基斯坦开战,你应该知道这种压力。这个压力要释放出去,必须要一场大获全胜的战争结果才行。”

“作为印度陆军的总参谋长,你能不能保证带来我希望看到的结果,如果不能,那么早开战还是晚开战的问题就一点也不重要。”

“不,这个问题很重要,就算是我们现在开始准备,也不能屏蔽所有的干扰,事实上我们应该在喜马拉雅山大雪封山的季节发动军事行动,而不是现在,我们现在开始军事行动,如果遇到阻碍,巴基斯坦就可能会得到支援。中国人即使越过。也没有办法保证后勤,一旦后勤出现问题,军队也将变成我们的盘中餐。而如果现在调集军队准备攻击,我们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我们的北方邻居恰好可以得到六个月的干涉时间。”

“这么说至少要秋季才能开始军事行动?”英迪拉甘地有些失望,但也承认对方说的有道理,“看来我们的外交工作还要多多努力才行。”

“尊敬的总理,如果敌人是巴基斯坦军队,我对胜利的结果充满信心。而对于我们,也可以借用这几个月的时间好好准备,领导一支胜利的军队,而不是一群草率从事的乌合之众。仓促行动只能使自己受辱。”

这样做孟加拉的游击队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很艰难,但萨姆·马内克肖认为,只要取得最后的胜利,一切都是值得的。

英迪拉甘地面对了父亲在一九六二年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各方都在催促她立刻拿出决断,民族主义浪潮曾经把她的父亲推向了危险境地。

第1394章 真正的大事

如若不是当初空前膨胀的社会舆论,尼赫鲁也不会做出危险的决策,问题还在于她的父亲是当时印度的一号人物,虽然在整个政府已经算是温和派,但却要为最终的结果背锅。

最终的结果就是印度军队在世界屋脊一败涂地,而当初好战的声音则转为成为了反对尼赫鲁的反对力量,好像一切都和他们没有关系一样。

现在时隔近十年,同样的氛围再次在印度出现,英迪拉甘地绝对不能重蹈尼赫鲁的覆辙,萨姆·马内克肖离开之后,英迪拉甘地打电话让两位重要的部长来到总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