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4章(1 / 2)

“我之前就是英属印度的官员,对这个国家太有发言权了。采取进口替代的政策死路一条。”艾伦威尔逊口吻满是笃定,对此毫不怀疑。

后发国家一般选择两个发展路线,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进口替代就是把国家一些基础的需求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不要被国外产品占领。出口导向就简单了,从最底层的手工业做起,先把血汗工厂的所有步骤一步不落的的走完。

很明显绝大多数国家都会选择进口替代这个选择,只有少数国家会从头做起把血汗工厂的各阶段都走完。然而,选择前者的国家全部失败了,选择出口导向的国家好歹还成功几个,虽然也就是零和百分之一的差距。

印度不但是前者,还以史为镜通过被英国工业摧毁印度产业的历史,制定了十分苛刻的外资准入制度。就算是进去了,想出来也不容易。

投资印度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投资独立之后的孟加拉都比投资印度获利的可能性更大。

当然艾伦威尔逊对印度也是可以的,在对和英迪拉甘地的对话当中给出了建议,“他们正处在重返联合国的关键时期,出兵帮助巴基斯坦的可能性并不大,加入一场战争可能会对各国的态度造成反差。”

英国在印巴之间肯定选择印度,哈罗德威尔逊便把内阁秘书长的建议,在和英迪拉甘地的谈话当中告知了对方。

不过在英迪拉甘地询问美国会采取什么态度的时候,哈罗德威尔逊则持保留意见,表示英国无法在涉及美国的问题给予印度帮助。

在英迪拉甘地结束这一次访问之前,印度总参谋长萨姆·马内克肖下达了“紧急状态”动员令:取消军队所有人员的休假,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征用民用车辆,以紧急运送弹药及各种军用物资;迁移印与西巴接壤的边境居民;加强城市民防措施等。

英国至少表达出来了不持立场的和事老态度,现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美国,回到新德里的英迪拉甘地把外交部长辛格叫过来,“只有苏联有这个力量让美国不敢动武,巴基斯坦的两个支持者,苏联都有能力牵制。”

英迪拉甘地的意思很明显,先把什么不结盟的事放下,当前的局势苏印同盟才能保证印度的军事行动不受干扰。

第1399章 美国也干了

出访一圈,英迪拉甘地也不是全无收获,知道欧洲各国包括英国在内,都并不对南亚的局势热心。现在就等着一个时间节点,在某大国忙着的时候,一句出兵解决印度长期以来的东西夹击问题。

外交部长辛格再次前往莫斯科,带着英迪拉甘地的嘱托,来塑造对印度有利的外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