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9章(1 / 2)

“别说是纺织业,就算是煤炭钢铁,能够做到收支平衡就不错了。国有化的产业,应该集中在躺着都能赚钱的行业当中,把负担甩出去让民众自生自灭,同时增加国家财政的来源,如果拿澳大利亚比较,澳大利亚的采矿业就很适合国有化。但私人企业也不会造成负担,毕竟澳大利亚的基础过于得天独厚了。印度人口太多了,竟然选择这么低利润的产业国有化,带来的效率低下,完全抵消了优势。”

哈罗德威尔逊越听越不对味,开口道,“可我在国有化钢铁和煤炭,甚至是供水系统的时候,你并没有反对。”

“首相,我是没有全部反对,供水系统国有化的时候,我是非常支持的,因为每过一天本土的公民都在贡献财政收入。我当然不会反对了,至于煤炭和钢铁,我只是被首相说服了而已。”

艾伦威尔逊耸耸肩,“装作看不见其中的弊端。事实上,在国有化领域,不管我们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有计划经济委员会运行的苏联,但在欧洲这是一股潮流嘛,当内阁做出了果敢的决定,白厅只能全力以赴的配合。”

事实上英迪拉甘地这一次国有化的效果,都不到十年,国有化企业造成效益下降,病态企业更成为财政贴补的无底洞。国际石油的价格暴涨,又增加了成本支出和外汇捉襟见肘。

最大的效果可能就是很多印度的国有企业,让莫迪老仙卖卖卖,在一段时间之内成了老仙筹集资金来源弥补印度财政支出的重要手段。

这当然也是好处,艾伦威尔逊其实很期待保守党再次上台的,开启私有化,英国的国有企业出售是一次变现的机会。远在澳大利亚的什么公爵、什么伯爵,到时候肯定拿着钞票翘首以盼,等着重新占据本土经济的主导权。

至于首相谈及能否使用外交手段,挽回英国企业的损失,艾伦威尔逊表示会按照程序试试看,但别指望有什么效果。

“对了,首相,八月份的阿拉伯联盟首脑会议,可能对英国的外交是一个考验。”艾伦威尔逊忽然没头没尾的来了一句。

第1451章 美国后院

“阿拉伯问题,是我们和美国之间的一个复杂问题。”哈罗德威尔逊面带难色,一个阵营的亲密盟友,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没有共同语言。

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非常很尴尬的事情,英国为了维护传统影响力,就算是没有坚决,但也是很明显的站在了阿拉伯国家一边。

艾伦威尔逊就不这么认为,他一点也不觉得尴尬,站在以色列那边会让英国遭受重大损失,一旦英国和美国是一个立场,英国距离在中东局势上出局也就不远了。

这是肯定的,他脑子里面的历史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都不谈波斯湾这个世界油库,他之所以把心一横把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刚果出卖给了苏联,就是因为当时英美已经在非洲产生了巨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