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5章(1 / 2)

如果有选择威廉·爱德华肯定不想放过英国,可是他也知道这件事不容易,这一次在其他国家到来之前的碰头会,只起到了自说自话的作用。

在英美双方的人都离开之后,威廉·爱德华带着冷峻之色,出现在了洛克菲勒和基辛格面前,轻轻摇头道,“和预估一样,我们过于一厢情愿的认为,英国会配合我们,英国还着重的提到了日元的问题,不给日元一点份额,哪怕是百分之一。”

“英国只是受制于本土的总量有上限,不然说不定比苏联都难对付。”洛克菲勒听了之后感叹,二战之后美军就应该想方设法赖在英国不走。

可那个时候,美国还没有世界霸主的心态,这样说也不全面,经济上的心态已经有了,但军事上还没做好准备。

等着破败的欧洲国家三请三辞呢,结果当然英国还是如愿的把美国请了回去成立了北约,但最终也没有给美国控制住英国的机会。

后来就是戴高乐执政把美军从法国境内赶走,以及林林总总的事情,导致了英法两国脱离了美国的掌控。

“毫无疑问,英国肯定看出来了我们的目的,想一想也顺理成章,挂钩大宗商品结算,正是三十年前英国的建议。只是我们当时有着最强大的黄金储备,瓦解掉了英国的支持者。但现在的支持者并不容易找了。”基辛格有一种已经有不少人出现的感觉,我感觉我一直活在他的影子里。

美国最容易掌控的国家是日本,虽然还有韩国,但是韩国的经济实力太小了,众所周知英国一直抓着日本不放。虽然美国一直在英国和日本中间采取模糊政策,但英国显然已经发现了日本和英国形成了剧烈产业竞争。

具体到英国的实力,也仍然是不可小视的,大英帝国的遗产堪称丰厚,欧洲国家不管是法国德国还是意大利,都在一定意义上站在英国一边。

那是当然的,英国在不是人,也不存在对法德意大利的压倒性国力,美国那是真的有让这几个国家闭嘴的国力,英国固然不好,但在这种事上,这几个国家还是倾向于支持英国。

另外一边,首相和财政大臣还是很有信心的,都是主权货币了,英国更加依赖于良好的对外关系,这一次石油危机的站队真的是没错,就应该站在阿拉伯联盟那边。

“要不是我,还有个屁的遗产?在卖干净了,还没卖上价。”艾伦威尔逊一脸赞同的听着首相和财政大臣,表达着革命主义乐观情绪。

比起一九四五年英国肯定是更强而不是更弱,虽然当时英属印度还在,但英属印度的产能和资源,绝大部分都是自己消耗掉了,其实帮不上英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