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1 / 1)

既然大明皇帝不能容忍他们,那就索性投了鞑子,反正他们手里有兵,到了鞑子那边,调转枪口干大明,那荣华富贵更盛!

“呵呵~”

崇祯皇帝笑了起来,伸手对吴三桂示意道:“起来吧,你所说的这些,朕都知道,若无辽前众多勇将悍将,我大明在辽前那边,局势只怕更加糜烂。

先前建虏进犯大明,杀进关内,实属袁崇焕一人之罪,这与辽前的勇将悍将,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朕虽说气恼建虏进犯大明事,但心中并不气恼,那帮忠诚于大明的勇将悍将。”

当大明的皇帝,憋屈啊。

尤其是从万历朝开始。

不管是朝堂上的文官,动不动就好拿着祖制之剑,站在道德制高点,掌控着舆情话语权,给大明天子扣帽子。

还是边疆的武将,动不动就以动荡裹挟朝堂,尤其是不给足钱粮的话,那没事还闹个兵变,炸营,刺激一下朝廷,刺激一下大明天子。

作为大明的孤家寡人,虽说是天下至尊,但是跟那么多利益群体,进行着抗争,皇权和臣权之争,从没有消散过,又岂是那般容易的事情。

“韩赞周……传朕口谕,命军机处、兵部有司官员,西苑讲武堂全体,随驾巡视神机营。”

眼下朝堂,受天津撤卫设州一事,闹腾起来了。

看着眼前的吴三桂,崇祯皇帝觉得,在别的地方,他要取得些政治优势了。

就大明当前的局势,战争永远是政治的延伸罢了。

掌控京营亦是这般。

算算时间,曹文诏那帮真正的虎将悍将,估计从山西那边,押解着抄家的银子,还有八大晋商的一众叛逆,返回京城了。

趁着他们回来之前,继续捧祖大寿这帮在京辽派将门,跟京营的在职勋戚、将校斗,给曹文诏他们,之后入驻神机营,创造相对的环境。

“吴三桂,你表字是什么?”

看着随驾的吴三桂,倚靠在软垫上的崇祯皇帝,开口道:“像你们这些青年才俊,才是大明日后的栋梁啊。

在西苑讲武堂,要好好进修,朕很看好你,还有祖卿的子嗣,万莫叫朕失望。”

既然是赶赴神机营,闲着也是闲着,跟吴三桂打发下无聊的时间,对崇祯皇帝而言,也是不错的选择。

“末将定不辜负圣恩!”

吴三桂闻言,忙拱手作揖道:“陛下,末将表字长伯,末将到了西苑讲武堂后,定会好好进修。”

“长伯?好表字!”

崇祯皇帝点头赞许道:“像长伯这样的青年才俊,朕希望身边越多越好,可是祖卿他们,总有些顾忌。

觉得在京营这边,自己是外将,跟京营的那帮在职勋戚,还有京营将校相比,朕更信任他们。

可实际上……朕对祖卿他们啊,才是赋予厚望,看看现在的京营,都叫那帮废物,给操练成什么样子了!”

崇祯皇帝那带着怒意的话讲出,叫吴三桂正襟危坐,不敢多言,心里却不由得泛起嘀咕来,难道天子真的想重用舅父和父亲他们?

先前赶来京城前,吴三桂他们,就在所收书信中,看到警告之言,不该讲的别讲,不该说的别说!

祖家和吴家是姻亲,实则已成利益共同体。

吴襄的续弦,是祖大寿的妹妹。

有趣的是。

祖大寿亦娶了吴三桂的姑姑。

像这样一种现象,在辽前的那帮本土将领中,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利益牵扯的深了,唯有靠姻亲加强感情了。

“陛下……神机营中军驻地,到了。”

韩赞周的声音,在銮驾外响起,不时夹杂着马鸣声,崇祯皇帝闻言,在吴三桂的服侍下,走出銮驾。

可眼前的场景,却叫崇祯皇帝眉头紧蹙起来。

先前巡视神枢营右哨驻地,就是随机选定的,使得崇祯皇帝,瞧见驻地脏乱差的环境。

本以为自己在京营这边,明确汰兵减饷事,兵部亦停发两成员额,这三大营的诸多驻地情况,会有所好转。

但是,丝毫都没有改变!

在神机营众勋戚、武将、内臣,心惊胆战的静候下,被一众大臣、勋戚簇拥的崇祯皇帝,来到这神机营中军驻地辕门处。

“这就是你们神机营,在行汰兵减饷事?”

看着眼前这帮勋戚、武将、内臣,崇祯皇帝一甩袍袖,沉声道:“过去这般长时间,朕没觉得,你们神机营有任何变化啊!

一个个都这般的糊弄朕,是吧?!”

想要装睡的人,不管用什么办法,都没法子将他们叫醒,在上下摆烂的大明,就有着太多这样的人。

勋戚是这样,文官是这样,武将是这样,包括各地的宗藩、士绅、大小地主等,都是这样!

废物扎堆,大明缘何不败!

一支军队想保持战力,想保持斗志,需要着手的点,很多,领军打仗是一门学问,里面的门道很多。

不是什么人,都能统领一支军队,在战场上有所斩获的!

站在神机营中军驻地辕门,崇祯皇帝很生气,昔日雄威无限的三大营,就是被一帮废物勋戚,给彻底带坏的!

以定国公徐允祯为首的神机营在职勋戚,心惊胆战的候着,他们都不清楚,天子未进神机营中军营地,怎发这么大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