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1 / 1)

就像军备竞赛这件事情,通过向李自成所部倾销军火,来不断赚取相应财富,再倒逼着李自成所部,必须攻略建虏八旗,如此才能换取更多的军火。

与此同时,被攻略的建虏八旗,一方面在战场上经受着伤亡,一方面又陷进军备竞赛的陷阱中,这背后所掺杂的事情很多,许多都是不为人知的,都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

“陛下的泛辽东战略,精准的定位在长期相持上,不以一时得失来衡量,这就给大明很多主动权。”

刘兴祚眼神冷厉,神情间流露出斗志:“现在辽地这边,建虏八旗经历失败,必然会短暂的休整,甚至会设法拉拢李自成所部,所以咱们东江军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赶去朝鲜那边去,借助朝鲜的跳板,再次杀进宽甸诸堡。

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建虏必然在这个区域,增派相应的有生力量,以此确保赫图阿拉侧翼的屏障安稳。

咱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拿下宽甸诸堡,杀一批建虏八旗的精锐,掠走一批青壮,给李自成所部攻略定辽右卫,创造一定的战略空间。”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这是现阶段的大明军队,围绕辽东这块地域,所一直在做的事情,特别是机动性极强的东江军,可谓诠释着救火角色。

左良玉想了想,看向刘兴祚说道:“刘帅,您说金参赞和朝鲜王室的洽谈,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吗?毕竟这次……”

“肯定会的。”

刘兴祚自信满满道:“就过去建虏八旗,对朝鲜所造成的冲击和危害,会让朝鲜王室做出正确选择的。

再者言随着天津、登莱等地,向朝鲜推进海上贸易,帮着朝鲜王室得到一批税收,那朝鲜王室也不敢违背我大明的意愿。

等这次我们东江军,借着他们朝鲜为跳板,在宽甸诸堡一带,对建虏八旗造成一定的重创,那会大涨我天朝神威的!”

听着刘兴祚所讲,左良玉眼神变得坚定,看着眼前浩瀚的海疆,看着航行的船队,内心充满了斗志。

河政建设(1)

标准化流水生产,是区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最大不同,在崇祯皇帝的干预下,大明的某些地域,正在迈向原始工业化的道路。

或许这个原始工业化,是不均衡的,是不合理的,但是该种形式的出现,却促进着大明有相应改变。

就像一杆‘自生火铳’的生产,在大明的造价能控制在1两银子,可到了建虏那边的造价,就可能是2两,甚至是3两。

这就是产业差距所形成的。

尽管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大明现有标准化流水生产,依旧是很落后的存在,绝大部分依旧是手工为主,极少部分以器械为辅,不过即便是这样,那也远超建虏所筹建的小作坊生产模式。

双方间的差距一旦形成,只要占据优势的一方,不主动犯战略性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沉淀,这种差距会愈发的大,等到那个时候,战争就会演变成一边倒的态势。

“近期天津军工产业,向辽地倾销的火药比重,比以往增加5成靠上。”

崇祯皇帝翻阅着奏疏,皱眉对王承恩说道:“派人去军机处一趟,询问辽地汇总的战情,看看辽南那边有什么进展没。”

“奴婢遵旨!”

王承恩当即作揖道。

对辽地的军火倾销,对建虏的军备竞赛,尽管相应权限皆转移到天津方面,以增强天津的发展活性,不过天津方面要定期呈递密奏,以便于崇祯皇帝了解相应变动,继而调整该领域的策略。

军火倾销和军备竞赛要是能够搞好,远比在战场上死多少将士,以取得相应战局的胜利,要来的实际多了。

“另外派人去西山一趟,朕允准武备院,想在房山一带筹建军工产业的谋划。”崇祯皇帝伸手说道。

“不过牵扯到安全、保密等层面的事情,要严格参考西山的模式,不准有丝毫泄露的可能。

特别是新型枪炮产业线,此乃大明的最高机密,涉及到今后谋划的大战役,要是敢泄露出去丝毫,不管牵扯到谁,夷三族!”

“奴婢遵旨。”

王承恩再度拜道。

作为大明的皇帝,倘若能有效摆脱‘支配财权配比’的束缚,那就能调集一切能调动的资源,来投身到某一领域的发展,这是在大明治下,任何人都不具备的特权,这也是天子所捧大义。

靠着过去所沉淀的牢固基础,使得崇祯皇帝不必为银子发愁,这也让一些涉及到国防安全的领域,崇祯皇帝可谓占尽了优势。

看着王承恩离去的背影,崇祯皇帝脸上露出些许笑意,和当初被动的境遇相比,现在他占据的主动优势太明显了。

特别是近期朝堂的变动,朝堂所生风波,丝毫都没影响到大明的运转,这也让他更坚定的走原始工业化道路。

“皇爷,工部尚书、总督河道南居益求见。”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匆匆走进殿内,神情恭敬的作揖行礼道。

“宣。”

崇祯皇帝言简意赅道。

河政治理,是大明必须要直面的问题,不管是稳定地方,亦或是发展地方,倘若大明的河政治理,出现时好时坏的情况,那都会耽搁大明的发展。

南居益走进殿内,身后跟着十几名内廷宦官,捧着大堆的舆图和案牍,这让崇祯皇帝当即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