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 / 2)

“还有这运输蜂窝煤到城里面也是太慢了,以后要设计个四轮货运马车来,不过这个轴承却是不好做,这四轮马车要是能够做出来,一次拉个几千斤货物完全不成问题。”

“这个铁太贵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忽悠弘治皇帝让西山煤业这边自己炼铁,这样的话还可以将成本大大的缩减下来,只是这盐铁专营,不好弄啊。”

一边巡视,刘晋也是一边在思索着如何提高效率,扩大产能的事情,其中最让刘晋烦恼的就是这个时代的运输能力,实在是太弱了。

基本上都是靠肩挑手提,好一点的有独轮车来推,或者是牛车、马车来运输,但是牛马都是金贵的东西,价格昂贵,一般人根本就用不起。

第69章 妥妥的暴利

北京城皇宫弘治皇帝办公的乾清宫内,这天,弘治皇帝和往常一样见三位阁老留下,一起商讨国家大事,近来鞑靼和瓦剌南下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这让弘治皇帝非常的忧心,一连好几天都睡不好、吃不好。

“这鞑靼和瓦剌始终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如果不能将他们给除去,我大明则永无宁日,今天抢你一番,明天咬你一口,一旦有机会的话,甚至还会伺机再图谋进占我中原的大好江山。”

弘治皇帝很是忧心,明对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非常的被动,游牧民族有马匹,机动性非常强大。

进可攻、退可躲避锋芒,也可以犹如附骨之疽一般死死的黏住对手,像狼群捕猎一般,慢慢的消磨猎物的精力,直到最后将猎物给生吞活剥。

农耕文明面对游民文明,天然上就具有太大的劣势,只能够选择修建高墙大楼来被动的进行防御,纵然是有朝代一时强大能够压服北方的游民民族,但是等到中原王朝一衰弱,他们很快又会再次入侵。

“陛下不必过于忧心,我大明带甲百万、天子守国门,北方的鞑靼和瓦剌休想再次染指中土。”

刘健看了看弘治皇帝,近来边关的事情让弘治皇帝憔悴了很多,所以他也是少不了出声安慰。

“是啊,陛下。”

“我大明威服四海,兵强马壮,陛下贤明堪比唐宗宋祖,朝廷之上皆贤者,君臣一心,天下万民又思忠君报国,区区北方胡虏不足为虑。”

谢迁也是跟着开口,这既拍了弘治皇帝的马屁,又八面玲珑的将所有人都夸了一遍。

“唉,希望如此吧~”

弘治皇帝不可否置的说道,要是以往听到了这样的话,多般还是很宽慰,真觉得这天下河清海晏,自己雄才大略中兴大明。

但是现在,他的脑海中始终还在思考着刘晋所说的那个事情,所讲的那个故事,再结合自己在坊市之中所看到的、听到的一切。

他知道,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这大明看似歌舞升平的表面之下潜伏着无数的危机,外部北方鞑靼和瓦剌的事情都还不是最忧心的,这内部的问题才是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