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1 / 2)

毛奇说道。

“那就对了,这靠人力来种田,非常的辛苦,关键是也非常的慢,同样的翻一块地,有牛和没有牛,差别是非常大的。”

“如果有牛的话,一个人,一头牛,很快就可以翻好。”

“如果是靠人来的话,即便是好几个人也当不到牛的。”

刘晋点点头说道。

“对,对,牛可比人有力气多了,也精贵了,但是牛太贵了,我们以前穷,根本就买不起。”

听到刘晋说到了关键点上面,毛奇连忙直点头,深有体会的说道。

“殿下,这种田的人少了,那这些地主就会更多的使用牛马来种田,用更少的人力就可以耕种更多的田地出来。”

“而且我们北直隶这里的人不种田了,我们也是可以将其它地方人迁移过来。”

“比如山西、陕西、河南这些地方。”

“陕西和山西的黄土高坡,哪里田地稀少,更重要的降水也很少,朝廷完全可以将这些地方的人迁移到北直隶这里来,让他们来种田。”

“河南这里地少人多,每次只要有灾害,河南这里就容易出问题,将这里的人大规模的迁移出来,让他们来北直隶这里种田,就可以大大的缓解北直隶的人地问题。”

“到时候再加上推广使用牛马来种地,北直隶这些地方的良田肯定是不会荒芜的。”

刘晋笑了笑,继续说道。

陕西、陕西、河南这些地方的生态是非常的脆弱,因为这些地方历史悠久,人口太多了,人地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

风调雨顺的年景还好说,这要是稍微有点事情,必然就烽火四起。

明末的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从这些地方燃起的,而且是一波又一波,永远都没有平息的意思。

说到底还是这些地方的人地矛盾太尖锐了。

现在正好北直隶这边的田地没有人种,将这些地方的人口迁移过来。

并且未来,随着殖民扩张,大明这边还可以将更多的人口往大明之外的世界不断迁移,缓解人地矛盾。

“这倒是一个办法~”

朱厚照听完也是微微点头。

上次和刘晋去犒赏三军,他是去过山西、陕西的,见识过这些地方贫穷。

这里的土地千沟万壑,非常的干旱,土地非常的稀少。

可就是这样的地方,人口却是非常的密集,土地大家都争抢着来种。

当时刘晋就和朱厚照说过,将来有可能的话要将这里的人迁移出去,这里的环境太恶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