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1 / 2)

这些大臣,一个个尸位素餐,什么本事没有,就专门盯着自己的小金库。

以前的周经号称周扒皮,现在这个佀钟也是差不多,国库一没有银子就盯着自己的内帑,自己现在已经承担起了军费的开支,国库这边竟然连移民30万人的开支都拿不出来。

这让弘治皇帝很是恼火。

“臣不敢~”

佀钟连忙低头。

他也无奈啊,国库的收入就怎么多,要用钱的地方很多。

这国库的银子一多,各个地方要的银子也多,他这个管家婆也是难当的很。

当然了,他其实也和周经一样,身为文官,他从来就没有想着去多征税,甚至于不愿意去征税。

一来征税会得罪天下的商人、士绅、地主等等之类的,二来征税也没有什么好名声,会被人骂的半死,毕竟自古以来和税收扯上关系的就没有什么好事。

大明三十税一,本来是非常轻的税收,可是偏偏,这三十税一,这些文官们都不愿意去征收。

这也是大明国库空虚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大明朝廷的官员到地方的官员,所有官员都不喜欢去征税,因为征税会得罪人,没有好名声,对自己又没有什么好处。

到了明朝中后期,税收几乎为零,盐政又彻底崩塌的情况下,大明朝廷可怜的连几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

这也是导致大明灭亡的一个原因之一,朝廷没有钱,想要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佀钟和周经一样,都是稳固,抠门都是很合格的,想办法弄弘治皇帝的内帑也是很合格的,却是不会想着去征税,也不敢去征税。

“哼~”

“你们有什么不敢的?”

“一个个都只是知道盯着朕的内帑,却是从来没有人敢去征税,怕那些商人、士绅比怕朕都更厉害。”

弘治皇帝冷哼一声,非常的不满。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群臣顿时就沉默了。

说实话,他们这些文官是真的不怕皇帝,反而怕大明的商人和士绅,因为弘治皇帝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可是如果谁要说来征收商税,清查田亩之类的,必然会遭到群臣攻击,很快别说是当官了,甚至于连死都没有地方埋。

弘治五年的时候,国库空虚,边防军备废弛,兵部尚书马文升提议征收商税增加国库收入,这个提议一出来,立即就遭到了群臣的攻击。

上有内阁大臣谢迁坚决强烈的反对,六部尚书、侍郎等等也是反对,下面还有御史、翰林弹劾马文升。

要不是弘治皇帝信任马文升,再加上马文升也根深蒂固的大树,那一次就足以让他下台了。

“每次要办点事情,你们户部这边总说没钱。”

弘治皇帝非常恼火,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要做点事情,户部就说没钱,怼的弘治皇帝无话可说。

要不是刘晋给弘治皇帝弄下了如此多的产业,每年能够赚到几千万两银子,他弘治皇帝是真穷。

但国库是国库,内帑是内帑,总不能一直拿自己的内帑来补贴国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