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1 / 2)

“我随便写的,还要请佀钟您多多指教。”

刘晋笑了笑回道。

“嗯~”

佀钟微微点头,拿起方案也是仔细的看了起来。

刘晋的改制方案非常的庞大,主要是涉及两个地方,一个在各大口岸成立市舶司,专门征收关税,这个就不用说了。

本来市舶司这个衙门以前就有,只是后来禁海之后又撤销了,现在重新成立,并没有什么问题。

只不过刘晋这边对市舶司的设置和构想都是参照后世海关来设置的,和传统的市舶司有着巨大的差别。

征收关税也不是和以前那样简简单单按照船只大小来征税,而是按照货物价值来进行征收。

这方面问题不大,佀钟看完也是直点头。

不过很快,当看到商税征收的时候,佀钟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刘晋在方面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划和设置,单单是税种就设置了十几种,各种各样的税,每一种税征收的依据和比例又完全不一样。

比如工厂税,工厂税是根据工厂的产值来征税的,比例为一百税五,比例很低,和原先的三十税一差不多。

还有作坊税,作坊的规模比工厂小,两者之间也进行了区分,用工人数小于50人则是属于作坊,大于五十人属于工厂。

对于小作坊,则是按月固定征收固定的金额。

可以说整个商税的征收方案非常的细,进行了详细的区分,又采用了不同的税率和征收标准。

这和以前的征税是完全不一样的。

以前征税,那都是坐在衙门里面喝着茶,等着商人自己主动过来交税,税率统一,征收标准也是一样。

对于衙门这些官老爷来说,自然是非常简单、轻松,反正征多征少对他们也没有任何的影响。

所以明朝的税一般只有少数特种的几种税能够征收到。

其中的大头就是盐税,因为纳银开中的缘故,所以想要获得盐引,那必须要去缴纳一定的银子,当然了,一般来说都是交一万两银子,可以开出一百万两银子的盐引出来。

有时候,甚至于只需要象征性交点银子,盐引就随便开。

至于其它的税,基本上都征收不到,即便是征收了,这金额也是少的可怜。

刘晋自然是要改变这种局面,制定详细的税种,详细的征收标准和比例,针对不同的经营征收不同的税,基本上也都是和后世去学。

进行区分,这样才可以发挥出税收的作用。

“刘晋,如果按照你的这个方案,我们户部的人手即便是再多十倍也不够啊~”

佀钟看的很认真,也是看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