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1 / 2)

真正占比越来越大的是皇室开支这一块。

老朱家的王爷太多了,上百个王爷,犹如上百个寄生虫,寄生在大明的身上,他们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的扩大。

这些老朱家的王爷,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也不能做,所以只能够不断的造人,每增加一个人口,大明的国库这边就必须相应的给予供养。

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单单是这一块的开支就占到了明朝财政开支的三分之一以上,犹如一个沉重无比的负担压在了本就捉襟见肘的大明财政上面。

听到刘晋的话,大家也是微微点点头。

大明国库的开支其实很少,主要是没有什么银子,更多的是征收上来的实物,所以官员的薪酬待遇方面都还包括了实物,什么粮啊、布啊、绢啊、茶啊之类的,七七八八,林林总总。

反正就是看不到多少银子,甚至于刚刚开始的时候,老朱同志还拼命的给官员发宝钞,宝钞这东西它就是纸。

最终宝钞又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转移到了大明普通老百姓的身上去了,苦的还是老百姓,官字两张口,自然是不可能真的饿着当官的。

“臣以为,朝廷的税收开支方面,应该进行一个详细规划,比如这官府开支方面,它占整个开支的比例应该控制在一个点数上面。”

“比如大明官府这边的开支是10个点,也就是十分一,那么今年用于官府开支的税银就应该要达到七百万两银子左右。”

“七百万两银子用来给大家发月响?”

在场的众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忍不住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要是这七百万两银子用来给大家发月响的话,大明官员一年的俸禄岂不是要涨几十倍?

尽管大家都不是靠朝廷俸禄过日子的,但如果能够名正言顺的拿到更多的俸禄,大家自然也是很乐意的。

“当然,我这仅仅只是举个例子,这朝廷税收多了,给大家涨涨俸禄也是合理的嘛~”

刘晋笑了笑回道。

“对,对,合理的,很合理~”

其他人一听,顿时就连连点头,涨薪水谁不

第644章 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

“公共开支?”

“修桥铺路?”

“建公办学校?”

众人一听,顿时一个个都忍不住再次看了看刘晋。

“陛下,诸公,这水泥马路的作用想必大家应该是已经很清楚的,天津和京城,以前没有水泥马路的时候,往来一次非常的麻烦,需要两三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