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7章(1 / 2)

“可是,这样的上好田地不种粮食,用来种棉花,岂不是太可惜了,更何况这粮食才能够用来填饱肚子啊。”

刘健想了想也是说道。

看着眼前这片肥沃的田野,要是在以往的年份,现在已经种上了冬小麦,但是现在却全是棉花杆子,实在是可惜,看着都让人心疼。

“刘公,如果是几年前,整个北直隶的田地都种棉花而不种粮食的话,刘公觉得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情?”

刘晋想了想问道。

“毫无疑问肯定会出现大饥荒,粮价飞涨,饿殍满地,老百姓易子而食。”

刘健想都不用想就立即回道。

“那刘公再看看现在的北直隶呢?”

刘晋微微点头,又问道。

“现在?”

刘健一听,顿时就仿佛明白了什么,眼睛都微微睁大。

“现在我们北直隶的粮价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无论是来自辽东的白面,还是来自南洋的大米,又或者是山西的小米,更或者是山东的玉米,河南的番薯、土豆,粮食的价格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

“一斤粮食的价格还不到五文钱,以现在京津地区老百姓的收入来说,夫妻俩一个月七两的银子收入来算,一个月赚的银子足够吃上几年了。”

刘晋笑了笑替刘健说完。

听到刘晋这样一算,大家顿时就直点头,这北直隶即便是没有一块麦田,这粮食的价格不仅仅没有像当年大饥荒时一样飞涨,反而在不断的下降,老百姓随随便便工作都能够吃不完。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想象,其实臣以为主要还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这几年我大明的粮食产量年年攀升,粮食越来越多,所以粮价就越来越低,单单辽东地区,今年产出来的粮食就足够我们整个大明吃上两年。”

“再加上朝廷对黄金洲引种回来高产农作物的推广,玉米、番薯、土豆的补充,我大明的粮食前所未有的充沛,吃都吃不完,粮价自然是越来越低。”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我大明交通越来越便利。”

“随着这两年朝廷在大明修建起南北、东西以及连贯各省的水泥马路,再加上我大明航运的飞速发展,我大明无论是陆地上的交通往来,还是水路、海路运输都变的越来越便捷。”

“另外四轮马车的推广和迅猛发展,陆地上的运输越来越便捷、快速,这都对我大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