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4章(1 / 2)

“要不是因为我大明天军横扫四方,迅速的将奥斯曼帝国打的满地找牙的话,估计着当时他们就已经出兵攻打我们大明的河中地区和西域了。”

刘健似乎想起了什么,也是连忙站起来说道。

“嗯,确有此事。”

“当时杨云还上奏提到了此事,调遣了几十万大军到河中地区,其中有十万骑兵都是专门用来应付哈萨克汗国的。”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想起了这事,也是点头说道。

“陛下,哈萨克汗国乃是草原游牧部族,桀骜不驯,又狼子野心,我大明岂能让其一直在旁边威胁我大明之边疆。”

“臣以为可以趁此次机会,彻底解决哈萨克汗国,吞并整个中亚草原,同时往西和往北,将乌拉尔山脉到高加索地区以东的广袤区域全部纳入我大明之版图。”

谢迁站了出来,一个文官杀气腾腾,极其的好战。

不过刘晋对此早已经屡见不鲜了,现在大明的这些文官比朝廷之中的武将都要好战。

因为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是武将,战后获得的好处,他们这些文官却是不会比武将们少多少。

谁家在西域、河中没有种植园?没有大型牧场?

谁家在南云省这里没有葡萄庄园?

谁家在南洋没有种植园?

在澳洲和黄金洲这边没有几个矿产?

对外用兵对于他们这些文官集团来说,那也是好处多多的事情,打赢了战争,既可以开疆拓土,他们有了新的土地来建种植园和牧场,还可以去勘探资源,开开矿产什么的。

俘虏的大量人口,又可以当做奴隶贩卖,让他们赚一笔的同时,家里面的种植园、牧场什么又有了奴隶可以劳作。

同时大明的版图越大,他们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就越大,可以销售到更多的地方去。

像南云省被大明吞并之后,大明的商品就可以直接一路向西抵达南云省,在这里直接同欧洲人进行贸易,而不需要像以前一样走海路,道路远就算了,海上的风浪大,危险大。

总之就是好处多多,而且关键是打仗出力的是武将勋贵集团,经费呢是从弘治皇帝的内帑出。

他们这些文官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支持对外扩张就可以了,剩下的就等着分好处了,这就是现在大明朝廷文官集团极其好战的重要原因。

至于扯什么防止武将勋贵集团做大,什么好战必亡,什么要以仁义道德来威服四海什么的,这些都是扯淡,远没有自己家的利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