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7章(1 / 2)

王守仁看着眼前繁忙是淞沪,仔细的沉思一番说道。

“你说的很有道理,回头详细的写一份奏疏给陛下,到时候在会在朝会上让人提出来,不过我估计到时候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刘晋对这事情太清楚不过了。

刘晋自己麾下都有大量的产业,有上百万人在给刘晋打工,这每年发出去的工钱都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数字。

但刘晋一直以来都坚持给自己麾下产业的工人月结工资,一个月一发,年中、年底奖金之类的一样少不了。

其他人就未必会这样了,大部分的工厂、作坊都是包吃包住的,工人在里面做事的时候基本上都不需要什么开支,连衣服什么都有发。

所以工厂主们就喜欢一年一次的给工人发工钱,这样以来手中就可以握着大量的流动资金,而且这笔钱即便是存到银行里面也还可以有利息。

现在要是月月发工钱的话,到时候手中的流动资金就少了,又少一笔利息的收入,肯定有很多人会不愿意的。

可是王守仁说的也是很有道理的,必须从根本上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不能让工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头来一文钱都拿不到的话,到时候就很容易出事。

要知道投资是有风险的,很多时候,资本的盲目扩张极其容易产生危机,而一年发一次工钱的模式下,危机就很容易出现,而且在有经济危机的时候也很容易出现大量故意拖欠工钱不发的人。

第1529章 建长江大桥?

“这毕竟是资本开始的时代啊,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优待完善。”

“不过,这样的秩序如果能够维持下去,倒也是一个不错的局面。”

看着眼前的黄浦江,刘晋发出了自己的感叹。

这个时期的人相对而言还是更重视自己的名声,大明的东家基本上都不会太过苛刻的对待自己手下的工人、伙计什么的。

而且普通的老百姓因为以前都是穷苦过来的人,也都很珍惜自己手上的工作,特别是那些能够学到技术的工作,更是倍加珍惜。

勤劳是刻在这个民族骨子里面的基因!

东家给了钱,大家的信念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替东家将活给干好。

而且因为自古以来都强调和遵循忠孝廉耻,这排在第一的就是忠诚,臣子对天子忠臣,这家里的仆人对主人忠诚,伙计、工人对东家自然也是要忠诚,尽心尽责,将东家的事情看的比自己都还要重要。

这样的一种观念和理念在大明也是非常的盛行,所以很多时候,很多商行的东家将大量的银子直接交给账房伙计去管理、打理都不用太过担心出什么事情,而这个时代的账房、伙计之类的也很少说出现吐掉东家钱财和产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