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6章(1 / 2)

“爹,我家这边也挺好的。”

“在城外有两千多亩地,另外还弄了一个牧场,养了一些牛羊和马匹。”

“李鹰在做一些买卖,专门走波斯,生意也还可以,一年也能赚不少。”

“李鹤他一直在读书,成绩不错,这次考上了帝国理工学院,要去京城这边深造,这以后虽然不能做官,但也算是个读书人了。”

李三娃也是向李老爷子汇报起自己家里面的情况来。

河中地区这边,李三娃他们这些第一批移民,现在主要还是以种地搞养殖业、畜牧业为主,至于第二代李鹤、李鹰他们这些,在大明关内本土出生,然后小时候移民到河中,在河中这边长大的这一代。

他们往往多少也是读了一些书,能识文断字,故而有很多人也是学着做生意、开工厂之类的。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李三娃他们这一辈人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妻子,因为以前都是穷苦人,即便是现在有钱了,日子好过了,也是一直秉持着勤俭节约的传统,很少有人回去纳妾之类的。

但是李鹰、李鹤他们这些年轻人就不一样了。

他们生长在大明的新时代,一个个都是在新环境下长大的。

比起老一辈人来,他们更加的自信,也更加的聪明有学识,同样也是具有更宽阔的视野,接触的人更多,基本上人人都是有汉人正妻,再加上不少异族的小妾。

结果就是西域这边汉人的数量反而不如异族人,一个镇原先仅仅只有一万汉人移民,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有好几万的异族女人。

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汉人的小妾,然后就是生出来的孩子,数量庞大,长相上差异很大,有纯正汉人的,也有混血的,还有完全不像汉人的。

也是让河中地区充满了异域的风味。

“不错,不错~”

李老头满意的直点头。

四个儿子,现在看来,反倒是留在河南的老大过的最一般了。

这家里面的地没多少,手中的银子也没多少,连开枝散叶也是不如其他兄弟。

这老三家,地有两千多亩,还有自己的农场,养殖场,银子就更不少了,上次直接给自己寄了几十块银元过来,足见家里面还是有钱的。

老四年田地也多,也有自己的养猪场,银子也是寄了不少过来,就怕自己没钱用,没吃的。

老五家种植园几个,三个孙子更是一起买了大船,这一艘大船可是要几万两银子,由此可见这老五家的情况了,丝毫不会老三、老四家差了。

比来比去,也就是留在本土的老大条件一般了。

在当初移民的时候,这老三、老四、老五移民出去,李老头都觉得他们要吃很多的苦,受很多的累,肯定不如老家河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