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6章(1 / 2)

“钟公所言有理,如果荆江河段能够治理好的话,周围确实是可以成为鱼米之乡,必不属于江南之地。”

张思安一听,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再看看眼前的大地, 如果都变成沃野千里的话,这里可以养活的人口至少也是有好几百万了。

“我们如果在荆江这里修建一个大堤,将这北面的荆北平原给保护起来的话,这里至少可以多出几百万亩的良田。”

钟藩打开地图,拿出笔在地图上画出一条线,这条线上起枣林地区,下至监利地区,全长超过300里。

“大人,这样的工程是不是太大了?”

“这里虽然有大量前人已经修好的大堤,再加上借助山势等等,我们要修筑的大堤长度依然有上百里的长度,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即便是将我们整个湖广的人调集过来,恐怕也不是一年、两年可以修好的。”

张思安仔细的看看地图,连忙说道。

荆江这边其实自古以来就有修大堤的传统,历朝历代也都会在这里修大堤,最开始的时候是在东晋时期,荆州刺史恒温下令沿江陵城修筑金堤。

到了唐朝的时候,沙市以上的一大段堤坝就开始修筑,北宋时期,后堤逐渐的往下游修筑过去,大致到元朝的时候逐渐的形成了较大的规模。

在明朝,一直以来也是有修筑大堤防洪的传统,并且一直以来湖广这边都有在修这个,所以张思安对这个是非常的熟悉,钟藩只是画出一条线,他就知道工程量非常大,绝对不是一年、两年可以修好的。

这其中还有最难的一个郝穴镇分流口,工程量极大,难度也很大。

“工程量是很大,但这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现如今,我大明国力鼎盛、繁荣富强,又无内忧外患,国库充盈,天子乃是千古圣君,朝中诸公又都是治世之能臣。”

“我们现在不抓住机会和时间来修建大堤的话,以后恐怕就很难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

“刘公提出了宏伟浩大的大明即将计划,不仅仅疏通长江,带动湖广、江西的发展,而且还要大规模的修筑铁路,这其中,甚至于还有规划着修到天府的铁路。”

“要知道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普通的道路尚且艰难险阻,这修铁路到天府去,你可知其中的难度?”

“和那相比,眼前的荆江大堤就根本不算什么了。”

钟藩笑了笑说道。

修筑大堤、疏通河道而已,虽然工程量是有点大,但要说技术难度的话,跟修铁路去天府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修铁路去四川天府?”

“这,要投多少银子进去啊?”

张思安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张大了自己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