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1 / 2)

说到这里,吴良虽依旧舒舒服服的坐着,但还是很给面子的冲诸葛亮拱了下手。

然而此刻。

“……”

诸葛亮却是一脸懵逼,心中只有一个疑问:我怎么不记得我说过这种话?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啊?

不过……

这番话确实极有见地与远见!

如今天下豪杰并起,想在这些豪杰中脱颖而出难如登天,但若是有人以益州作为起势之地,便可暂时避开与那些豪杰的争斗,就算实力弱小也有了可乘之机,起势之路并且定是事半功倍。

而待其他豪杰察觉之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emmm……

或许这番话就是我说的,只是我不记得了而已?

毕竟天下只有我才拥有这样的见地与远见,也只有我才能说出如此有水平的话来!

定是如此!

哇哈哈哈哈,不愧是我!

堪比管仲、乐毅的我!

与此同时。

吴良也在偷偷观察着诸葛亮的反应。

很显然,现在的诸葛亮还不具备提出《隆中对》的水平,否则便不应该是现在那副一脸懵逼的表情。

“这……”

吴良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貌似他又遇到了一个哲学方面的问题:到底是先有了他的《隆中对》,还是先有了诸葛亮的《隆中对》?

他的《隆中对》自然是从后世的考古文献中看来的。

但现在看来诸葛亮的《隆中对》,似乎又是他在诸葛亮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灌输的……

“哈哈哈哈,不错,这番言论正是我三年前所说,当时年少轻狂随口一说,想不到竟还有人记得!”

诸葛亮沉吟了许久,脸上的表情经过数次变化,最后竟已是满面红光,放声大笑起来,“不过这番话有才哥哥可莫在要与外人说起,免得便宜了那些愚昧无知的世俗之人,他们如何配得上!”

有才哥哥?

诸葛亮竟忽然改变了对吴良的称呼!

“这是自然,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诸葛公子年纪轻轻便胸有日月,那些世俗之人又怎会知道?”

吴良心中自是大喜,这证明他的这通忽悠已经快速拉近了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甚至博得了诸葛亮极大的好感。

到底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小屁孩啊。

如此一来,许多他想知道的事情应该可以开始旁敲侧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