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1 / 2)

因此这枚铜印出现比外面那八面墙壁更加严重的氧化情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只不过……

铜印下面的这个陶罐又是做什么用的,里面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

吴良立刻又想到了一种可能。

与丘穆公的铜印放在一起,这罐子里装的不会就是丘穆公的尸首吧?

后世提倡火葬,人死后尸体都会烧成骨灰,装入骨灰盒或是骨灰罐中进行储存,以供后人祭拜之用。

据历史文献记载,春秋时期虽然也有一些地方存在火葬的习俗,但那只是极为少数的地方,齐国可没有这样的习俗,尤其是齐国的吕氏诸侯一族更没有这样的习俗,因此丘穆公死后断然不会使用火葬。

所以,这种推测基本上也可以排除。

除非……

丘穆公在死后遭遇了一些极为特殊的偶然事件,使得他的尸首没有得到妥善保存,否则就算是一两百年后进行迁坟,他的遗骨也应该不至于到了这种无法使用正常手段收敛的程度。

就在这时。

“公子,这里既然有丘穆公的印玺,那么那三个陪葬的木盒里面所装之物定然不是俗物,快打开给咱们开开眼!”

于吉探着脖子张望了一阵,见吴良的动作很慢,终于忍不知指着暗格里面的三个木头盒子说道。

除了这个陶罐,暗格里面确实还有三个陪葬的木头盒子。

这三个木盒的外表涂上了一层黑漆,黑漆因为年代久远表面上已经出现了龟裂的痕迹,不过盒子顶部用白色颜料写出来的古齐文字依旧清晰可见。

其中一个盒子上面写有“厌劾”二字。

第二个写有“金刚钻”三字。

最后一个,也是最小的一个,则写有“如晤”二字。

这便是暗格中所有的陪葬品了,一个陶罐,一方铜印,三个木盒。

“如晤?”

“厌劾”与“金刚钻”这两个词虽然也很令人疑惑,但最让吴良有打开欲望的却是第三个写有“如晤”二字的木盒。

这是天朝古代的一种书信用语,乃是“如同见面”的意思。

后世网络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通过书信联系的时候也常用到这两个字,书信的开篇往往便是“某某某敬启,见信如晤”,非常具有年代感与仪式感。

正是因此,木盒上的这两个字,也给了吴良相类似的感觉。

就好像这个木盒里的东西,就是留给他的一般。

又或者说,当初丘穆公的后人修建这座陵墓时,便已经料到终有一日会有人进到这里,因此特意提前留下一些东西,等待着这个人的大驾光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