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1 / 2)

如此抉择了良久。

“大伙先随我对这些竖葬棺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仔细查验,看看是否能够找到其他的线索,老先生多费些心,尽可能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之后我们再决定是否开棺。”

吴良终于说道。

“老朽尽力而为。”

于吉点头应道。

……

接下来,吴良等人一同行动。

先是对眼前的那片竖葬棺进行了仔细清点。

果然如同孙业所说,不多不少刚好九十八口,应了童男童女各七七四十九之数。

接着众人又一一对这些竖葬棺才进行检查。

这时他们才终于发现,这些竖葬棺虽然并没有立碑,但却都在棺木露出来那一截的顶端刻下了一个名字。

这些名字的书写方法看起来应该全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字体。

这种字体形体修长,笔划细而首尾如一,笔势圆转流畅,算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颇具特色的字体,正因为比较独特,阅读起来要比古齐文字略难一些。

“这些应该都是棺木中的死者名字。”

吴良暗自推测。

据他所知,通常这种被“献祭”的人身份都不高,一般是不会留下名字的,有些甚至连口棺材都不配拥有。

而这里的这些被打了“绝户桩”的死者,待遇却明显要高出不少。

这也算是一个不太平常的小细节。

于是吴良将这个细节说给了于吉与孙业听,希望能听听他们对于这个细节的看法。

“这……老夫对‘打生桩’这种事其实并无研究,倒不知其中细节。”

于吉摇头说道。

“孙某倒是知道一些,诚如公子所说,通常被‘打生桩’的人都只能算是活祭品,没有必要留下姓名,就算是举行仪式时宣读的祷文中也并不会提及姓名,只会将其笼统称呼童男童女,与其余祭品一概论之。”

孙业则颇为详尽的说道。

说完,孙业又提出了一个被众人忽略掉了的问题:“不知阁下是否发现,这些竖葬棺材虽然制式与规格一般无二,外层也都使用黑漆覆盖,但其实使用的木料却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常见的柏木与松木,有的却是较好一些的杉木与椴木,甚至还有的用了并不适合制作棺材的油桐木。”

“哦?竟有此事?”

吴良听完一愣,连忙凑到最近的一口棺材旁边仔细查看。

其实这倒不是他疏忽大意,主要还是因为棺材外面涂上的那层黑漆妨碍了他的观察,再加上他对木料的了解本就只是入门水平,自然不太容易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