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1 / 2)

而且当地养蚕的百姓还告诉他一件事情。

这种吐粗丝的蚕其实并不是什么不同的品种,同样的蚕卵拿到别的地方去养殖,便能够吐出又细又轻的丝来,只有在他们这里养殖才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听到这些,吴良才猛然想起了天朝丝绸外传的一段历史。

唐朝的时候,天朝的外贸达到了空前鼎盛的程度,丝绸之路上来往于东西两方的行商多如牛毛,而作为天朝最为紧俏的商品之一,丝绸更是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欧洲大陆,受到了西方贵族的追捧。

彼时许多来自西方的商人便打起了歪脑筋,想要将天朝丝绸的重要原材料制造者——蚕,带回西方去养殖,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摆脱对天朝的依赖。

而当时的朝廷亦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边关上严防死守,检查每一个出入边境的行商,一旦发现有人私自带有蚕卵、活蚕一类的东西,便会施以重罪,可惜百密一疏,最终还是有两个拜占庭僧人将蚕与桑叶藏在竹杖中带去了中东地区。

但遗憾的是,此举并未立刻帮助他们影响到天朝在丝绸上的垄断地位。

因为蚕到了中东地区之后,经过养殖吐出的丝便比天朝的蚕丝粗了不少,编织出来的丝绸自然也没办法用来穿戴,只能做成地毯之类的东西……

通过此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这似乎的确不是蚕的品种问题,貌似与当地的气候、桑树的品种、或者养殖的方法有关。

不过。

吴良“蚕神宝丝”便应该是品种的问题了,蚕神与普通的蚕显然不是同一种东西,可惜根据历史传说中的记载,蚕神应该已经绝种,否则“蚕神宝丝”这种刀枪不入的异物,完全可以当做战略物资来使用。

扯远了,言归正传。

吴良之所以会买下这样一张渔网,便是为了应对现在这种情况。

方才他并不打算触碰那具尸首,也并未发现那具尸首有什么问题,因此并未祭出这件“宝贝”,但现在这种情况,还是用这件“宝贝”来防范一下比较好。

“用这渔网将那具尸首蒙住,便是它真有什么异变,在渔网中挣扎也弄巧成拙,非但跑不出来不说,还可能越缠越紧,自可安枕无忧,二哥以为如何?”

吴良一边将那张渔网抖开,一边笑呵呵的对关羽说道。

这是一张小网,毕竟吴良也不是用这网来打鱼,网大一些才能够增加鱼获,这网只要能蒙住一个人就已经足够了。

“妙!妙!实在妙!四弟可真是个妙人啊。”

关羽顿时竖起了大拇指,满脸都是对吴良的欣赏与敬佩之色。

瓬人军众人亦是恍然大悟。

然而他们哪里知道,这招其实也不过是吴良从后世的一些盗墓书籍中偷师而来,不过他能够在东汉末年使用出来,那么他便是此道的祖宗,今后不管是谁说起来,也是旁人向他这个祖宗偷师。

……

简单准备了一下,关羽与手下兵士再次靠近了那具女尸。

这一次有吴良的“宝贝”帮忙掠阵,他们就算心中依旧有些忐忑,却也稍微多了不少底气。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再次触碰到那具女尸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