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1 / 2)

所谓“尸解仙”,便是要遗弃肉体凡胎,只假托一物遗世而升仙,这物品可以是一身衣裳、一柄长剑、一柄木杖等等。

甚至基于遗弃肉体的手段与假托物品的不同。

“尸解”的方式甚至还出现了许多分类,诸如火解、水解、兵解、杖解、剑解、衣解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只是万变不离其宗罢了。

而结合在这间石室中看到的情况与甄宓方才口述的那段离奇往事。

吴良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

“你的意思是,‘鲧’用了这个‘尸解法’,那柄木杖便是他假托遗世的遗物,而那个协助大禹治水的叫做‘参’的工匠与‘鲧’可能就是同一个人,因此他才对洪水泛滥的九水了如指掌,才会全盘否定此前治水时使用的‘障水法’,才能够根据经验提出更加合理的治水之法,才会尽心尽力协助大禹完成治水壮举,才能够在成事之后抹除所有人的记忆,深藏功与名?”

吴良下意识的追问道。

“你竟也对尸解法有所了解?”

甄宓则是面露意外之色,开口反问。

她方才就提到,这“尸解法”乃是她很小的时候听涂山氏祖先含糊提起过的一种远古巫法,并且这种巫法早在那个时候便已经失传。

但吴良的表现,尤其是他问出的问题却明显像是知道“尸解法”的一些特点一般,这自会令甄宓感到意外,甚至觉得吴良有些深不可测。

“只是些只言片语的道听途说罢了,怎能说得上了解?”

吴良含糊的解释道。

“这就更怪了,我历经数千年,关于此法也只在涂山氏祖先口中听到那么一次,你活到如今也不过二十余载,又能去哪里道听途说?”

甄宓显然不信他的解释,蹙眉打量着他,最终却又并未追究下去,只是说道,“你现在不想说便算了,谁又没有点秘密呢,我也懒的逼问你,还是言归正传……不错,我正是怀疑那个‘参’便是‘鲧’使用了‘尸解法’之后,故意变换身份出现在文命身边,协助文命治理水患,直到完成生前未尽的事业之后才悄然离去。”

“完成生前未尽的事业……”

吴良觉得这个话题有些大,同时也对“尸解法”的功用更加好奇。

道教将使用了“尸解法”的人称为“尸解仙”,认为这样的人已经成仙,即是“仙”自然便应该有一些非同凡响的“仙迹”。

而“参”与“鲧”是同一个人,这便是一种难以解释的“仙迹”。

摸出所有人的记忆,亦是一种后世科技都无法实现的“仙迹”。

所以。

成为“尸解仙”之后,具体究竟能够拥有什么样的能力,还能够展现出哪些“仙迹”,吴良亦是很想彻底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