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章(1 / 2)

吴良很快便分派了第一个任务。

与能够浸入绢布的墨水不同,炭笔在绢布上留下的笔迹皆由粘附在上面的碳粉组成,这样的笔迹其实很不稳定,观看的过程中绢布不断发生形变,那些细小的碳粉便会逐渐脱落,时间稍微久一点字迹就会变澹,以至于看不清原有的字迹,因此只能当做临时记录的手段,不能用于收录保存。

“明白。”

诸葛亮与于吉早已被绢布上的内容吸引,一个捧着《鬼谷子》,一个捧着《本经阴符七术》,皆是头都不抬的应了一声。

“对了老先生,关于《太平清领书》你还记得多少?”

吴良又问。

“《太平清领书》?”

于吉终于抬起头来,有些不解的看向吴良答道,“虽不是倒背如流,但也熟记于心,不知公子为何提起此书?”

“我在祖洲时曾当着徐福的面答应那个倭国巫女,为她找来太平道的教义以解倭国乱局。”

吴良解释道,“众所周知,太平道正是起始于《太平清领书》,《太平清领书》便是太平道的教义,因此这件事还需你来办。”

“公子要求,老朽自当照办。”

于吉点头答应,老脸却已经皱了起来,“不过《太平清领书》共有一百七十余卷,其中内容广泛博大,公子要将此书全部送给那个倭国巫女么?”

“这倒不必,老先生只需将其中那些张角收服信徒所用的内容与手段摘录下来即可,其他涉及我国秘事与道家思想的精髓内容就算了。”

吴良脸上浮现出一丝狡黠,笑着说道,“还有,里面的内容你还可以再自由发挥一下,比如选一座具有意义的名山定为圣山,规定必须定期前来朝圣才能够得到神祇的庇护……总之就是从多个方面将我国树立成为不可亵渎的圣地,明白我的意思么?”

“这……”

于吉显然不是太明白。

诸葛亮却也回过了神,接茬说道:“有才哥哥这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也是一种思想上的入侵,这自由发挥过的《太平清领书》到了倭国,若是果真能够发扬光大,那么倭国人便会对其中的教义深信不疑,那么思想上便会潜移默化的对我国产生归属感,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对我国产生叛逆之心的基础。”

“原来如此,公子的心思果然非常人可比。”

于吉方才恍然大悟,连忙应道,“老朽心中有数了,此事定会办的令公子满意。”

“那就有劳老先生了。”

吴良微微颔首,不过心中却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