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1 / 2)

争魏 苍穹之鱼 1054 字 29天前

西平发展成现在的规模,青营明显跟不上了。

十五六岁的孩子当县令本身就是一场灾难。

而退役士卒很多都是目不识丁之人,杨峥相信他们的忠诚,但把他们放在那个位子上,不仅害了他们,也害了地方百姓。

现在的处在崛起的关键时候,缺少的正是地方文治人才。

这也一直是西平的短板所在。

同样,士家豪强也需要以这种方式,进入杨峥的框架之中。

而他们早有准备,家中年轻有为子弟,都被推选出来。

由乡入县,由县入郡,由郡入姑臧。

七月的凉州并不灼热。

习习凉风自祁连山而下,大雪山的冰凉一并被带了下来。

正元二年的试题两部,一是考察诗、书、易、礼、春秋这些自汉武帝便传承下来的经典。

杜预痴迷的左传也并入春秋之中。

其二便是时势策论了。

谈什么都行,华夷之辨、大义之争、凉州形势、三国形势等等,什么都可以谈、可以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

对于科举的对象,则并无限制。

凉州的士家豪强可以,雍州、蜀国、中原随便来。

不是士家豪强也行,认识字会写字也行,只需在宣义司报名,通过基本的考核就能参加姑臧科举。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任何时代都有怀才不遇者。

这个时代的华夏,庶民、大户、寒门、豪强、士族、门阀,依次递进。

顶级的门阀终究只是少数,庶民、大户、寒门、豪强则是大多数。

科举由鲁芝、杜预、卫瓘三人主持,杜宽、张斅、张焕辅之,杨峥半瓶水,也就不往里面凑了。

第一年不求选出惊世奇才,只求能任职地方。

然而,事情总能超出杨峥的预料。

第一年就出了三个年轻俊才。

皇甫陶、索靖、张甝。

皇甫陶、张甝策论文采斐然,切中时弊,但并没有特别打动杨峥,当然,对如饥似渴的西平而言,也算是上上之选。

但索靖却令杨峥眼前一亮,一手草书险峻坚劲,刚遒有力,又不失圆转,简直就像是艺术品……

而他的策论,更像是战略规划。

率凉州诸部,汇合酒泉、张掖、敦煌三郡之精兵,一举平定高昌,然后攻克楼兰,取西方之钱帛,练河西之精兵,争锋关中……其他人大多在搞什么玄学,看的杨峥晕乎乎的。

看到索靖的策论,简直有如沐春风、沁人心脾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