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1 / 2)

争魏 苍穹之鱼 1062 字 1个月前

骂人是个技术活。

卫瓘简直是其中翘楚。

杨峥读起来朗朗上口,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文武并济,有如此文章,当然要有武事济之。

杨峥组织起一支万人骑兵,分成五队,每队两千,人皆三马,浩浩荡荡向关中扫去。

司马孚不是坚壁清野吗?那就永远缩在长安城里面,别出来。

关中的屯田一粒粮食也别想种。

关中的百姓,全部“解救”到凉州,把京兆变成无人区,看你司马孚能撑多久。

算上并州的刘珩,杨峥差不多是四管齐下。

若能打破临晋、潼关、武关、雁门随便一座,对中原的威胁都是巨大的。

打不破也没关系,下次再来。

这种低烈度的袭扰战、狩猎战,凉州负担的起!

第四百三十五章 刮地

“粮食、人、铁器,乃至一砖一瓦,给本将刮地三尺,全部弄到凉州来!”

一众骑兵前,杨峥高声道。

每一波骑兵出发,杨峥都要如此激励士气。

“遵令!”士卒们热情高涨。

掳掠,算是人性中最原始的欲望。

这支两千人的骑兵在编制上其实是步卒,人人有铁甲,但身在凉州,妇孺老弱,几乎都会骑马。

步兵配上战马,机动力和战斗力更强。

关中被夏侯玄、郭淮、司马孚连续经营多年,虽然扶风郡糜烂了,但京兆和冯翊油水丰厚,整个雍凉的精华也就在这一带了。

地盘城池杨峥不要,但其他的东西全都要!

为了激励士卒的热情,杨峥定下八二分账的规则,士卒掳掠回多少东西,根据市价,折算成钱粮。

人口则记入功勋之中。

“儿郎们,去吧!”杨峥大手一挥,战马昂扬而出,士卒大声欢呼,后面还跟着上百辆牛车。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凉州能做的杨峥都在做,不能做的也在酝酿之中,等待合适的时机。

一个原则,抓住一切机会壮大自身。

至于名声,杨峥也想开了,先得活下来,才有资格讲仁义道德。

司马昭就是很好的例子,父兄干了多少缺德事?天下士人还不是去捧他家的臭脚?淮南一战,不仅灭了中原的腹心之患,还收获了仁义之名。

这又当又立的,简直是教科书级别。

一支支骑兵驰骋在关中平原上。